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高三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
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
高三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高三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丈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是
A. 中国社会经济卷入世界市场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C. 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高三历史单选题困难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
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高三历史单选题困难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
B. 风俗画,刻画习俗
C. 山水画,重视写实
D. 人物画,形神俱备
高三历史单选题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高三历史单选题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中华的先民对诗歌的功能或价值有更深刻、更重要的认识。汉儒在《诗大序》中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如果说后面几句还是注重于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那么前面几句显然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含意。那么,在中华先民看来,①___?首先,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先民们在追求真理时,往往不重视局部的细致分析,而重视综合的整体把握;往往②___,而是投身于事物之中进行感性体验。古人擅长运用诗歌作为思考以及讨论学问的手段,因为诗歌更有利于通过具体情境的描述来领悟普遍的抽象道理。其次,③____。中华先民早就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即“道”是精微玄妙的,是难以言传的。孔子经常用诗歌般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语录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正得益于立象尽意的方式。
高三语文语言应用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写泛舟江上,感到飘然离世,超然独立,如同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展现出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
高三语文情景默写简单题查看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8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7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8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人数达到177万,以7%増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脸上有光。然而,随着近几年这些大城市为解决“大城市病”而推出的控制人ロ规模等政策,毕业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摘自“财经网”《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材料二:
2015 2016
2017
2015-2017年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走势
201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按专业大类排名
(摘编自《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材料三:
当前就业形势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失业”毕业生,很多时候就认为是社会岗位少就业难。很明显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是:一是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三是三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就业反而有所好转。
(摘编自《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去适应)
材料四:
我国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我国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节经济结枃、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国家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7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难就业,经济下行则是次要原因。
B.2018年考研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其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可见考研从根本上缓解了全国就业压力。
C.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扩招后大学生供给量大,三是高职高专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本科毕业生。
D.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多措并举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图表可以看出,2015-2017年届毕业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持续下降,本科就业率下降趋势与全国总体就业率下降趋势类似,但下降幅度不同。
B.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的下降拖动了全国就业率下降,高职高专就业率不是一直下降,2017年相较2016年呈上升趋势,2017年超过了2015年的就业率。
C.201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中,工学类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管理学类专业毕业生占比居第二位,理学类专业毕业生占比居第五位。
D.从中国高校毕业生专业占比图可以看出,2017年毕业生中有24.9%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管理学,而学习哲学、军事学的数量排在倒数两位。
3.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确保大学生就业。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