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6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小宇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宇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AlCl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天然气、煤、石油
    C.液态氧、二氧化硫、生铁
    D.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生铁制成铁锅
    B.
    金刚石作装饰品
    C.
    铜丝作导线
    D.
    氢气作高能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夜间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C.带上手电筒就放心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同时应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
    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________;
    (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元素R的氧化物R2O3中R的质量分数为7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已知R原子的中子数为30,则R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的核心筒就是用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其中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装置①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
    B.装置②收集满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C.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
    D.装置④中将盐酸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
    (2)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D.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不易被腐蚀的原因:______;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______ C+2Mg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处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3)从C处出现的现象中你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填写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H2O+C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
    (1)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
    A.Fe、Ag、CuSO4溶液              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Cu、Ag、Fe、稀盐酸
    (2)在上述(1)中A方案将洁净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写出上述(1)中C方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KCl+3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