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今年1月分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上的宣传广告.围绕这幅广告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B.由玉米生产的酒精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C.以农作物为原料来生产化学品是可行的
    D.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制造下列物品需用热固性塑料的是( )
    A.雨衣
    B.食品塑料袋
    C.炒菜用的锅铲的塑料把手柄
    D.矿泉水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蒸馏水
    B.空气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A.重水
    B.氨水
    C.水银
    D.水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蒸馏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
    A.灭火方法:森林着火时,向火源喷水;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安全:不能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用试管加热少量液体试剂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C.能源与环境: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无影响
    D.食品安全: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10℃含l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pH试纸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04
    B.NH4N03
    C.KN03
    D.Ca(H2P0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l-、K+、SO42-、Na+
    B.K+、SO42-、Cu2+、NO3-
    C.SO42-、Fe3+、Na+、OH-
    D.Ca2+、Cl-、CO3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①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纤维编号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地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将石灰石的开采、加工和高炉炼铁建在一起形成联产.
    (1)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_______.请写出炼铁过程中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高炉炼铁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一氧化碳,可作为能源用来煅烧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此联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___,若不发出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
    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二:?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入硝酸银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三:?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  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
    (4)除了小宏的三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模仿上述过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验证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