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填空题 3 题,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9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3 题
  1. 明朝中期,在东南沿海抗倭的民族英雄是        ;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林立,形成了北宋与辽、       并立,南宋与       对峙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女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励精图治,使唐朝的国力不断增强: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在宋朝词坛中独树一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8世纪,清政府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新疆地区

    A驻藏大使     B、伊犁将军    C、安西都护府    D、西域都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该航行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3年4月12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接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清代,赐予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2年6月“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举行。“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A.册封政策       B.开放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八股取士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唐语林》记载:“……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景象。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3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实景剧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呼韩邪       D.铁木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文景之治局面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局面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在我国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忽必烈           C.阿骨打           D.成吉思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小史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娱乐……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不能够证实该论述的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城市中出现瓦舍,风行蹴鞠之戏

    C.毕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远航早半个世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澶渊之盟后,宋金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蒙古军队灭亡南宋后,实现统一大业的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清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朝   代

    设立组织机构

    作    用

    明朝(明太祖)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雍正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的?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材料四: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与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公主”是指谁?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A 名称:           ;建立者:           

    B名称:            ;建立者:          

    (4)北宋与A政权之间的盟约名称是什么? 南宋抵抗B政权最著名的将领是谁?

    (5)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两宋政府与少数民政权的关系特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