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     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②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     的感觉。 

    ③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   呼之欲出   甚至             B.遵守   呼之欲出   乃至

    C.遵循   栩栩如生   乃至             D.遵守   栩栩如生   甚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C.“冰桶挑战”最近风靡全球,活动的主旨在于唤起人们对“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人症)的关注并为对抗这一疾病捐款。

    D.“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含恨终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②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坏习惯葬送了最弥足珍贵的生命.

    ③而那些坏习惯,就像一堵玻璃墙,把我们与成功隔离开来,让我们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却总是无法达到。

    ④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我们众多的习惯当中,能够成就一生的自然是那些好习惯。

    ⑤正如俄国教育局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⑥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⑥②①③   D.①④⑤③⑥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B.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

    C.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D.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一首王冕的《过京口》诗,语序被打乱,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过客放船忌险阻   ②铁瓮城头一登眺   ③金山焦山江水中   ④黄叶萧萧落晚风 

    ⑤何人击楫问英雄   ⑥瓜洲正对西津渡   ⑦天南天北思无穷   ⑧白云渺渺生秋树

    A.③⑥⑤①④⑧⑦②   B.⑥③①⑤⑧④②⑦   C.⑥③①④⑧⑤②⑦   D.⑥③⑤①⑧④⑦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文言文阅读(19分)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柳宗元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呜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

    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后以智免,归江陵   家:居住

    B.问其业益           习:熟习

    C.触罪越、楚间六年     摈:抛弃

    D.其志以周于事        蓄:怀有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惧禄养缓          王蔽甚矣

    B.出信,入则厚       金就砺

    C.后智免           不赂者赂者丧

    D.虽至于大富贵,又栗耶  可胜道也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

    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

    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

    D.作者觉得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虽然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但事已至此,羡慕柳谋的做法也无济于事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4分)                     

    (2)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2分)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8)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麦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的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嚅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选自《中国闪小说年度佳作2014》)
    1.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2.请简要分析作者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4分)
    3.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有什么作用?(4分)
    4.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代文阅读(二)(15分)

    无争议陷阱

    余秋雨

    ①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②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比如我们现在对城市建筑就是这样,新的建筑出来民众一定否定。有一些低劣的媒体,有一些小人,却让创新者成为一个“争议人物”。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③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理由显而易见,就是一切创新都在争议中实现。

    ④当成果缺少争议的时候,社会上有一些小人总是从人格上把创新者变得充满争议。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⑤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因为他们要把极大的精力投注在创新项目上,没有时间上下应酬,多数不太合群。他们在创新的时候保持着挑战状态,往往有点骄傲,因为过于谦虚就没法支撑他们的心理动力。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败,因此也经常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却又未必有明确的对头,很可能在愤怒自己,就情绪不好。艺术上的创新者那更是这样了,独特的灵感,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非常怪异的习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使他们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们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因此无论从脾气到外型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⑥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

    ⑦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我们要用两个定义来消解它。第一个定义是:那个一心为别人制造争议而自己避开了争议的人,就是小人,这是第一个定义。第二个定义是:什么叫伟大的时代?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后面这个定义,是美国一位传媒大王说的。

    (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
    1.下列对于“无争议陷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争议陷阱”是与创新意识相抵触的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为中国民众接受。

    B.“无争议陷阱”要求创新项目在民众中最好无争议,这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障碍。

    C.“无争议陷阱”缺乏宽容和理性的精神,不但争议创新项目,还会争议创新者的人品。

    D.“无争议陷阱”以“争议”为名目扼杀创造者,在当今中国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和防范。
    2.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6分)
    3.作者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来抵制“无争议陷阱”?请简要概述。(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