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组 4 题,单选题 1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组 共 4 题
  1.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太湖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黄土高原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河汊纵横,气候湿润   B. 中低周高,排水不畅

    C.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D. 林海雪原,寒冷干燥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川剧   B. 二人转   C. 昆区   D. 秦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表层海水在水平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②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③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④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⑤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2.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A. 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B. 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 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 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天津交通大数据统计,由于受高铁影响,天津至南京、上海等城市航空段客流流失情况比较如下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对上述表格中各航空段客流流失特点的归纳和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平均航距越大,流失的旅客占受影响航段的比例越小

    B. 上海经济发达,天津与上海来往的旅客多,所以天津到上海航空段旅客流失数也最多

    C. 平均航距越大,航空相对高铁节省的时间越多

    D. 平均航距越小, 高铁票价吸引力越弱

    2.下列对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运站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飞机安全性差,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

    B. 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都高

    C. 汽车火车舒适性差,年龄大的人群不愿旅途劳累

    D. 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腾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坏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 黑龙江   B. 新疆   C. 海南   D. 内蒙古

    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3.在山西省,下列措施中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 打坝建库   B. 覆膜种植农作物   C. 植树造林   D. 修建梯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据此完成下题。

    对“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这一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B. 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C.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D. 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

    (2)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

    (3)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蜀南竹海位于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夏日一片葱笼,冬日一片银白,是国内外少有的大面积竹景。

    材料二  左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右图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三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根据材料分析“蜀南竹海”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

    (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个别地方原住居民搬离村落的“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

    试分析这种倾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理——环境保护】

    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城市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但在一些城区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拆迁场所的砖头、石块、瓦砾、木材、瓦片形成渣土堆,大风一刮,尘土飞扬;地面、路面破损,有的地下水设施被破坏,渗水形成污流;场地毫无遮档,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及塑料袋等垃圾遮地,气味难闻……

    针对拆迁工地出现的问题,试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