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

    C.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降低S02对大气的污染

    D、CO、S02、NO、N0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取五个相同的气球,同温同压下,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状况,如图所示。A、B、C、D四个气球内,与CO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对转移的电子数为2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D.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分子数目为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4OH-===AlO2-+2H2O

    B.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D.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项中的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明矾和氯水都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B.干冰和碘化银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C.向Fe(OH)3胶体和NaAlO2溶液中逐滴加盐酸,先出现沉淀,然后溶解

    D.铁器和铝制容器都可以用来运输浓硫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Br-、CO32-、K+、SO32-

    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K+、Al3+、Br-、SO42-

    C.和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

    D.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Cl-、K+、Mg2+、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热还原法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属于

    A.置换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画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 mol·L-1硫酸中

    C.向100 mL 4 mol·L-1硝酸中加入5.6 g

    D.在5×107 Pa、500 ℃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 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

    出现凝胶

    酸性:盐酸>硅酸

    B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

    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发生变性

    C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

    再滴加少量氯水

    先无明显现象,

    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每1mol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mol e-

    C.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试剂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AlCl3,则丁可能是NaOH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氯气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A. (y-2x)/a mol/L       B. (y-x)/a mol/L

    C. (2y-2x)/a mol/L       D. (2y-4x)/a 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S>C>Si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4 mL 0.05 mol/L的 Na2SO3恰好与20 mL 0.02 mol/L的K2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把7.4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是

    A.3.18 g     B.2.21 g      C.5.28 g     D.4.22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0分)中学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为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2)若A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某浓酸,反应条件为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为某不活泼的金属单质,该反应能产生一种造成光化学烟雾(NO2)的气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写出A与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2分) 为测定NaOH、Na2C03混合物中Na2C0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拟采用图(1)

    所示装置来测定。乙同学拟采用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图(1)装置来测定,在没有放样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之一是从酸式滴定管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                现象,证明此装量不漏气。实验时称得样品的质量为mg,酸式滴定管的起始读数为amL,终了读数为bmL,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c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该样品中Na2C03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b、c、m的代数式表示)____      

    (2)本实验选用稀H2S04而未选用稀盐酸的原因是              

    (3)乙同学观察了甲同学的实验后很受启发,并发现自己的图(2)原实验设计方案会造成误差.其原因之一可能是C0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引起测量气体体积减小。

    丙同学经思考后。建议乙同学将图(2)中某部分稍作改进,就可避免此种误差,写出你的改进方案                

    (4)丁同学提出将图(2)装置中量气装置去掉,只用反应装置和天平也能较准确地测出样品中Na2C03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丁同学方案中,除了测定样品的质量,还需测定的另两个数据是                      

    (5)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与上述各方法不同的实验方法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索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提出问题   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1)猜 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3)结论: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后的思考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的化学式)。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气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

    根据上述流程图填空:

    (1)“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请写出在除去Fe2+离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酸化的目的是               

    (3)“结晶”这步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含结晶水).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4)“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填字母代号).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5)铵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在0.1mol/L铵明矾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离子浓度最小的离子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