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食盐加碘”、“酱油加铁”、“儿童补钙”等,这里碘、铁、钙是指给人补充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天然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味

    C.品尝一种白色固体的味道                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琴在折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                         B.没有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能灭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庶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是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A.50               B.86               C.136              D.22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氧气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对于下列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表示离子                        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纯净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D.化学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中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D.二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装满空气的某容器里,含有氮气5L,由此可以推断该容器的体积为

    A.5L               B.7.5L              C.10L              D.6.4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A.13               B.14               C.40               D.2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铁粉 硫粉                            B.水银氧化汞

    C.二氧化碳氧气                          D.水蒸气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         D.车胎爆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写出化学符号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氖气________

    (3)4个镁离子________       (4)2Al________

    (5) 6O3__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葡萄酿成酒 ③铜能变成铜绿  ④胆矾是蓝色晶体 ⑤食物变质  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指出下列实验操作造成的危害。

    (1)倾倒试剂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想着手心________

    (2)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

    (3)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________

    (5)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塞子________

    (6)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由 ________ 种元素组成的   ,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现有硫、氮、氧、铜四种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

    (1)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

    (2)三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有紫黑色固体A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B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淡黄色粉末C加热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D,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2 题
  1. 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字母回答)

    (1)写出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试管中有棉花)________,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甲          乙       丙             丁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试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食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质量比为C:H:O:Na=________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多少克钠元素?(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