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10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加碘食盐
    B.无磷洗衣粉
    C.无铅汽油
    D.无氟冰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添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
    B.C5H10O5
    C.C6H6O
    D.C6H12O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
    B.木材做成课桌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空气可以液化
    B.汽油能够挥发
    C.碳酸氢铵受热会分解
    D.氧气是无色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B.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于填充气球
    C.废弃塑料的乱扔乱丢产生了“白色污染”,所以要禁止塑料制品的研发
    D.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
    B.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C.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D.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气体
    性质
    氢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密度 0.08987 1.975 2.716
    溶解程度 极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充满下列四种气体的四支试管,分别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①用H2O2和MnO2制取O2
    ②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③用KMnO4制取O2
    ④常温下,用Zn粒和稀盐酸制取H2(H2难溶解于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N2、NO、NO2、NH4NO3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现有下列物质:①金刚石 ②大理石 ③蒸馏水 ④液态空气 ⑤干冰 ⑥液氧⑦高锰酸钾 ⑧氧化铝 ⑨氯化钠 (用序号填写)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5)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________,(6)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四种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例如:碳: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其它三种是气体.请根据示例,填空:
    (1)一氧化碳: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
    (3)氧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Mg2+②CO2③2CO   ④CaO  ⑤2NO3-
    (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___;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0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n个钠离子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中可防腐的单质是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______;(5)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6)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为______,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将上述得到的溶液加热煮沸,现象为______,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并正确放置在桌面上的无色气体.请你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性质有:
    (1)______;(2)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二氯甲烷(CH2Cl2)的化学式体现出哪些信息?(回答两条即可)
    (1) ______;
    (2)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A、B两点标明“+”、“-”极.
    ②在电源的正负极产生气体(填化学式)______  和______,其中正极的气体能使燃烧着的木条______,而负极产生的气体遇到燃烧的木条能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①______,操作②______;
    (2)以上两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3)保存茶多酚晶体时应注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右图所示,小明将两根含硫火柴点燃后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烧杯A,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小明认为是火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小红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褪色原因,应补做一个实验.
    (1)你认为小明应该补做的实验是什么?
    (2)补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通常状况下,人体呼出气中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指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气体 空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X 78.2 74.8
    Y 21.0 15.2
    二氧化碳 0.03 3.6
    <0.003 6.2
    (1)请你判断:X是______,Y是______.
    (2)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验证吸入的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含量的不同 (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①______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______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③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
    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它是一种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熔点354℃;溶于热水,不溶于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甘油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三聚氰胺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三聚氰胺是一种禁止用于宠物食品及动物饲料的化学物质,动物食用后可以使动物发生肾衰竭并导致死亡.
    (1)根据上述信息我们知道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2)三聚氰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某品牌牛奶的标签上标有:蛋白质含量2.8g(每100g),则喝一盒牛奶(180g)同时喝下蛋白质______g.
    (4)蛋白质种类繁多.若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其平均含氮量为16%.则上述品牌牛奶中氮元素的含量为______g
    (每100g).
    (5)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