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           D.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的污染物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微波炉      B.风力发电机      C.酒精灯      D.太阳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B.电线短路起火,用水泼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右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32.06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 6 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长征二 F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含有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氮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 27

    C.C、H元素质量比为12:1        D.10g偏二甲联含碳元素 4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CaCO3CaO+CO2↑。下列坐标图能正确反映一定质量碳酸钙充分灼烧过程变化关系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X、 Y 、 Z 、 W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质量(g)

    11

    m

    8

    14

    A.m的值为 0                     B.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Z与W的质量变化比为 4 : 1     D.物质 Y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对比实验(其他条件相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方案                                                                                                                   结论

    A                                                                                    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 CO2

    B                                                                                 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细铁丝与氧气反应比粗铁丝更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醇(C2H3OH)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 个镁原子_______; 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I”或“Ⅱ”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碳酸钙      B.乙醇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很多天然矿石含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 ) ,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在 440 ℃ 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碳元素组成的“碳海绵”是已知最轻、多孔结构的固体材料。据此,另写一条“碳海绵”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应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生活中可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3)氯胺( NH2Cl )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 NH2Cl 消毒时,会发生反应: NH2Cl+H2O=X+ HClO ,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

    (4)某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发生的主要反应: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教材实验回答问题:

    (1)A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硫代替红磷,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实验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管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

    (3)C 实验中,往矿泉水瓶倒人适量水后,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往瓶内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液体变为_____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和改进装置(省略固定装置),根据要求回答:

    (1)甲图中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除用到甲图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除固定装置、导管外)。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生装置采用乙图H,其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若装配与H功能相似的装置,应从甲图中选择 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Ⅰ是医用输液装置,用于观察滴液快慢。若用它作为除气体杂质的微型装置,则含杂质的气体应从___(填“ a ”或“B”)进入,I中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A、E、F是单质,B、X、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X,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F 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A + E→B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② D→B +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下表:

    熔点

    沸点

    热稳定性

    其他

    101℃~102℃

    150℃~160℃升华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 、 CO2的装置。

    ① 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需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2 KClO3 KCl + 3O2↑。现将 29.4g 氯酸钾与 5.6g 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5.4g。回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剩余固体中氯化钾质量是多少?

    (3)固体剩余物中是否还含有氯酸钾?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