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解答题 20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有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手电筒的反射镜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投影仪投影灯片时,应将灯片倒放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自行车的尾灯是用平面镜将光沿原路反射回去,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电流表测量如图的电路的干路电流时,哪一个电路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0 题
  1.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靠________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2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______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______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来辨别真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在构成铅笔的四种材料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电路,那么,当S1、S2都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__;当S1断开、S2闭合时,发光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液体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有“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写一种物态变化名称);“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说明如果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会________(选填“停止”或“继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们接打手机时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 ________.“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动物能用声音进行交流,说明声可以传递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部分用电器的电流值,电器1、电器2、电器3可能是台灯、计算器或电饭煲.则台灯应该是电器________,计算器应该是电器________.
    电器1 电器2 电器3 手机充电器
    100μA 0.2A 3A 120m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的是同学们实验时常见的情境,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可以制造出用途广泛的机器和生活用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机器或生活用具的名称.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在图中,AO、BOˊ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ˊ的位置并画出光路图.

    (2)有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s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2s才停止,放电的云离你有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江南都市报12月X日《今日天气》报道:
    XX市区今天白天:多云转阴,早晨有雾,南风4-5级,最高气温12度;夜间:阴有小雨,南风5-6级,相对湿度60%-95%.
    由于早晨有雾,夜间下雨路滑,气象条件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影响较大,请司机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
    (1)找出文中的一处物理方面的错误并改正.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上文中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请找出一条原文中的词或句子,并指出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
    原文:______.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______.
    (3)测量温度要用到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根据如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①______;
    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图甲是安装在木板正面的部分电路,其中a、b、c、d是穿越木板的接线柱,两个灯座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安装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L2.木板背面的部分接线柱之间有导线相连着,从而使木板正背两面的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通电后,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1)小明说出了判断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正确方法:用手将其中一个小灯泡取掉,若另一灯泡仍发光,则说明两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否则是______.
    (2)小丽在电源和开关之间串联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两灯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可初步判断通过灯L1的电流可能是______A,也可能是______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晚上,芳芳独自在家复习功课,忽然芳芳用的台灯不亮了,是停电了还是灯泡坏了?(电路接线良好)
    为了尽快找出原因,芳芳采用了两种方法去判断,请你帮助芳芳完成她的判断结果并说明理由:
    (1)芳芳到客厅打开电视机可以正常观看电视节目,这说明:______;理由:______.
    (2)取下灯泡,用电池做电源与电流表连接成电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这说明:______;理由______.
    (3)如果让你来判断,除了上述判断方法,你还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图1、图2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其中图1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2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1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图2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是小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小玮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4)小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了一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小玮的做法是否合理?______.
    理由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小芸和小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下,则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原因可能是u______f(选填“>”、“=”或“<”).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说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2)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一组数据填入了下表;

    分析与论证: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2)在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A组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1,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而B组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2,你认为B组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实验中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4)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5)小松在实验过程中连接了如图3的电路,小林看见了,就对小松说:“你的电路好像有不合理的地方.”现在请你在原图上帮小松只改动一根导线,就能使两个电流表分别测L1、L2的电流.
    (6)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