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现在各国在举行重大庆典时,一般以鸣21响礼炮为最高礼仪。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却鸣礼炮28响,其寓意是

    A. 当时中国有28个民族

    B. 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

    C. 解放军有28个方队受阅

    D. 当时中国有28个省级行政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 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 表明了大陆获得了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目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由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写信人来自哪个国家

    A. 韩国

    B. 朝鲜

    C. 苏联

    D. 越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20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力我国最重要的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古

    D. 河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4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正,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滩上,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我国获得这一成功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袁隆平

    D. 詹天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出生于1980年,取名文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揭开了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是

    A. 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28.2%.农林水利占7.69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前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战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⑤改革开放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为结束“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A. “二月风暴”

    B. “二月逆流”

    C. “九一三”事件

    D. “四五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标志着我国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的国防科技成就(  )

    A.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B. 核导弹的成功试验

    C. 氢弹的成功爆炸   D.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艰苦创业为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尊重历史与现实

    C. “一国两制”构想

    D. 香港的顺利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A. 马克思主义

    B. 列宁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万林同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C. “两弹”的成功研制

    D. 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香港、澳门回归

    D.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离开祖国150多年和400多年的香港、澳门终于回家了,香港、澳门分别是脱离了哪个国家的统治回归祖国的

    A. 英国葡萄牙

    B. 英国法国

    C. 美国葡萄牙

    D. 葡萄牙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请将以下党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其特点、意义一一对应

    会议名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__

    中共十二大___________

    中共十三大___________

    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

    特点、意义:

    A.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是建国以来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C.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

    (2)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党的哪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指什么?让人民开始“富起来”是在那一次会议以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

    (2)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

    (3)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行业

    工业

    文教卫生

    交通运输

    水利农林

    其他

    所占比例

    58%

    7.4%

    19.2%

    7.6%

    7.8%

    材料二20世纪50平代我国经开成分变化表(%)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5.9

    1956年

    32.2

    53.4

    7.3

    7.1

    O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标志着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两大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