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填空题 7 题,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7 题
  1.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和它的不完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给予的信息回答:
    (1)钾原子核中质子数是________.
    (2)钾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钾元素在它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量变引起质变”是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图7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___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________.
    (3)CO和CO2都是含碳的氧化物,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如
    ________(答一点).区别CO2和CO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习中我们经常利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下图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1)A 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__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B 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__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
    (3)C 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经查看发现已过期,但不知是否完全变质,于是他将该瓶双氧水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试回答:
    (1)如果该瓶双氧水未完全变质,可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且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完全变质变成________.
    (2)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________.
    (3)若将未过期的消毒用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氢气:
    A.水煤气法:C+H2OCO+H2
    B.甲烷转化法:CH4+H2OCO+3H2
    C.碳氢化物热裂解法:CH4C+2H2
    (1)上述几种方法中,其化学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2)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并在二氧化钛催化作用下使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方法.写出用激光并在二氧化钛催化作用下使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简要地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析】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标号a和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4)小林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小林所用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小强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答一点)
    (5)装置B可做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为能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可对装置B加以改进,请你写出两种改进方案:
    友情提示:你可从如图所示的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
    方案一: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
    (6)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从“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铜、铁、金
    D.铁、铜、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接触到的下列物质可以看成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大理石
    C.自来水
    D.24k黄金饰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中锌粒通常盛放在如图所示的哪种瓶中(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Na+--钠离子
    B.CuO--氧化铜
    C.2H--2个氢元素
    D.O--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最近,科学家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为( )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各类资源.下列有关保护自然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有关金属的一些知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以下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将4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如图a、b、c、d 4支试管中

    上述实验中,______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设计如图d实验的目的是______.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实验二]为了探究Fe、Cu、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宁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除去铝和铁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在插入溶液前应将______.
    (2)实验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其中一种金属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成同学认为小宁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因此另设计一个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并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Cu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牵系千家万户,2008年9月发生的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可致人体的泌尿系统出现结石.因三聚氰胺的含氮量较高,所以被不法分子添加至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C3N6H6,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用采集的石灰岩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测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______,其反应速率越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