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填空题 1 题,选择题 1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图,直径分别为CD、CE的两个半圆相切于点C,大半圆M的弦与小半圆N相切于点F,且AB∥CD,AB=4,设的长分别为x、y,线段ED的长为z,则z(x+y)的值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已知AC⊥BC于C,BC=a,CA=b,AB=c,下列选项中⊙O的半径为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为了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明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3次的人数没有标出).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该班级女生人数是______,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______;
    (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3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5%,试求该班级男生人数;
    (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明给出了男生的部分统计量(如表).
    统计量 平均数(次) 中位数(次) 众数(次) 方差
    该班级男生 3 3 4 2
    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适当计算女生的有关统计量,进而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在△ABC,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CBF=∠CAB.
    (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
    (2)若AB=5,sin∠CBF=,求BC和BF的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甲乙两个均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初始时,两容器同时开进水管,甲容器到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打开出水管;到16分钟时,又打开了进水管,此时既进水又出水,到28分钟时,同时关闭两容器的进水管.两容器每分钟进水量与出水量均为常数,容器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的进水管每分钟进水______升,出水管每分钟出水______升.
    (2)求乙容器内的水量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3)求从初始时刻到两容器最后一次水量相等时所需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已知⊙O1与⊙O2都过点A,AO1是⊙O2的切线,⊙O1交O1O2于点B,连接AB并延长交⊙O2于点C,连接O2C.
    (1)求证:O2C⊥O1O2
    (2)证明:AB•BC=2O2B•BO1
    (3)如果AB•BC=12,O2C=4,求AO1的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7年6月1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最初库区有一定数量的垃圾,另外,蓄水过程中每天都有新的定量垃圾流到大坝库区,为了保证大坝正常工作,必须边蓄水边打捞清除垃圾.按当时的垃圾流入量,40天可打捞完毕.蓄水后,前5天上游降雨,江水猛涨,每天的垃圾流入量比原来增加20%,而打捞量不变.这时,经有关部门测算:如果其后的垃圾流入量仍和原来一样,而打捞量增加10%,则再用30天可打捞完毕;如果其后每天垃圾流入量变成原来的k倍,而打捞量增加10%,则从这时起20天后,库区垃圾正好是最初的一半.
    (1)求出原来每天的打捞量与原来每天的垃圾流入量的比值;
    (2)求k的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Rt△ABC中,AC⊥BC,CD为AB边上的中线,AC=6cm,BC=8cm;点O是线段CD边上的动点(不与点C、D重合);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的⊙O交AC于点E,EF⊥AB于F.
    (1)求证:EF是⊙O的切线.(如图1)
    (2)请分析⊙O与直线AB可能出现的不同位置关系,分别指出线段EF的取值范围.(图2供思考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