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皱纹/骤然   杀戮/山麓  琼楼玉宇/群龙无首

    B.挟持/偕同   竹笋/损失  柳暗花明/扭转乾坤

    C.肋骨/擂台   嗟叹/街道  追根溯源/素昧平生

    D.游泳/踊跃   祝贺/豁达  倾家荡产/轻装简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驰援   万户侯   明察秋毫   急风劲草

    B.规矩   流线形   歪风邪气   通宵达旦

    C.催眠   及时雨   寸草春辉   防患未然

    D.签订   护身符   屈指可数   语无伦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画的装裱

    书画的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至迟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就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

    1.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书画装裱发展迟缓。

    B.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使书画装裱材料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C.书画创作的繁荣能促进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统治者的重视促进了宋明两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B.《装裱志》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C.地理气候的差异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

    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而只能装裱单幅作品。

    B.讲求防燥与讲求防霉对书画装裱材料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

    C.社会对“苏裱”的推崇使江南地区文人画在国内独领风骚。

    D.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自然(节选)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气就是一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天空下的暮色中,当我穿行在一片荒芜的坑坑洼洼的雪地里时,我并没有想到任何特别好的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喜悦,我快乐得几乎接近了恐惧的边缘。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因此无论在生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上帝的花园里,笼罩着端庄神圣的气氛,常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找不到厌倦的理由。

    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无忧无虑的空气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环流动。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我热爱那不受遏抑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切自然。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我并不是独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使我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的思想公正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者在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装,相反,昨天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忧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的人头顶上,也会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第三段写到:站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作者感到头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

    4.简要说明第六段划线部分与第一段划线部分之间的联系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常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B.悉籍记之                   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D.赏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4分)

    译文:________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6分)

    译文: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

    ________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1个小题)(5分)

    (1)明明如月,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作过渡

    由现实进入梦境。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________ ”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陆游《书愤》“________,             。”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5分)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6分)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