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客观不存在的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地

    C.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

    D.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一定生长常绿阔叶林      B.乙区域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的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列“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D.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2.图中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最适宜建在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三条线路均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回答问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图中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2.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①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位于粤北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欧村,地处105国道边,距河源市区140公里,与广州市最近距离241公里。该村现有32户共201人。现有水田99.4亩,旱地80亩,山林近5000亩;有水域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水库。保留着较完整的围屋,其中70%具有上百年历史。欧村现有劳动力60人,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左右。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欧村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

    C.土地生产力高                 D.环境优美,社会协作条件好

    2.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A.观光农业和旅游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园艺业和家禽饲养业      D.商品谷物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青海湖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湿地的功能和用途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3.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下表,完成各题。

    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各题。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流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庐山在1100米高度平台处建了一个小镇后,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避暑,说明

    A.基础设施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B.客源市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C.资源价值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D.地理位置与交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旅游活动既可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同时可扩大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据此完成各题。

    1.西双版纳地区,很多宾馆、旅社、摊点的服务人员讲英语,主要说明

    A.英语是国际工作语言

    B.旅游活动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C.傣族人偏爱英语

    D.西南地区靠近印度,受英语扩散影响

    2.近三年来,云南把旅游业作为立省之本,这表明

    A.旅游活动可扩大文化交流               B.旅游活动可改变民族构成

    C.旅游活动可促进经济发展               D.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3.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

    (3)此区域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动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0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________产业为主;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2分)

    (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3分)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最主要的措施来解决?(2分)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图甲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图乙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乙 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  处,主要原因是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