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3 题
。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西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的地形剖面图B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A或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   )

    A. AB     B. CD     C. EF     D.GH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以下3题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

    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右图,回答以下2题。

    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2.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

    A. 0.11万km     B. 1.1万km2       C. 11万km2    D. 110万km2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座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座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以下2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

    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250米   C.300米和350米   D.200米和300米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

    1.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

    A.d>b>c>a     B.c>d>a>b

    C.c>a>d>b     D.d>b>c>a

    2.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    )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国  家

    栽培面积(hm2)

    产量(t/33年)

    中  国

    印  度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日  本

    l 340

    408

    222

    90

    59

    59l

    686

    207

    l35

    90

    世界合计

    2  673

    2  475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2小题。

    1.该种农作物是    (    )

    A.咖啡    B.甘蔗

    C.茶叶    D.可可

    2.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    )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的热量和静风环境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中,X点以西为边缘海,Y点以东为海洋,XY为陆地,线下为经度数,读图完成以下2题。

    1.下列四项,属于Z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堡礁         B.好望角        C.富士山          D.“泉城”济南

    2.Z地所在国(    )

    A.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B.东岸附近海域只有寒流流经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D.水稻是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较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据此完成以下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B. 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而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

    C. 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而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

    D. 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业有利于棉花种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以下2题。

    690

     

    1.A地气候特征是    (    )

    A.最冷月均温小于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有干湿二季           D.终年高温多雨

    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地的阻挡

    D.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和B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A国人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三幅图为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于1973年5月29日、1987年8月19日、2000年7月29日拍摄的卫星遥感影像,但顺序已经打乱。据图回答以下3题。

    1.图中黑色部分为咸海,联系实际并根据咸海面积的变化,可以判定与1973年5月29日、1987年8月19日和2000年7月29日相对应的图分别是(    )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2.联系实际,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干旱  B.全球变暖,使本区域气候更加湿润

    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                                                D.大量引用注入咸海的河流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3.根据图中咸海面积变化的趋势判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A.随着全球变暖,湖泊面积会越来越大,环境会变好

    B.引水灌溉虽然减少了入湖水量,但可使该区域水汽含量增加,气候湿润,减轻荒漠化

    C.湿地面积萎缩,使该区域气候更加干旱,加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会加大季节温差,使大陆性更加明显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中亚图,完成下列以下2题:

    1.图中四个国家中与我国不接壤的是(    )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2.图中四个国家中,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的是(    )

    ①哈萨克斯坦    ②吉尔吉斯斯坦

    ③塔吉克斯坦    ④乌兹别克斯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下图,完成以下3题。

    1.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洋流

    2.近年来,乙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    )

    A.缩小—蒸发量大,且几乎无河流汇入

    B.缩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3.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有:(    )

    ①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④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称为________江,最终流入

    __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孟加拉国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2)孟加拉国受灾严重,除强热带风暴“锡德”带来大风强降水以外,还有其他原因,试从自然方面分析。

    ________

    ________。

    (3)①地区是A国重要经济作物________的产区。②地区是A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从发展条件来看该工业区最主要的重工业部门是________;城市乙是________。

    (4)在印度东北部湿润多雨的丘陵地带,种植的主要作物是________(单选)

    A.水稻       B.茶叶        C.棉花       D.黄麻

    (5)中国、印度两国都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的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印度与中国相比,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最突出的自然条件优势是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 图中①为________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由图中的________ (a或b)。

    (2) 图中②为________气候区,该气候的成因是:特点是

    (3) 图中③代表________气候,由于受________控制,炎热干燥。

    (4) 图中④代表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分布规律是:

    图中⑤代表气候。

    (5) 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