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   B. 环境质量

    C. 就业需要   D. 国际背景

    2.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工资水平

    C. 消费市场   D. 国家政策

    3.上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资源短缺   B. 环境污染

    C. 水土流失   D. 土地荒漠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环境污染   D. 湿地破坏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修建水电站

    C. 增加灌溉面积   D. 大力发展耕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 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 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2.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 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 修建道路、桥梁

    C. 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 兴建防洪设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 夏秋   B. 秋冬   C. 春夏   D. 冬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

    A. ⑥   B. ⑦   C. ⑧   D. ⑨

    2.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无霜期短

    C. 土地贫瘠   D. 市场广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河西走廊   C. 河套平原   D. 青藏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 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

    A. 库布齐沙漠   B. 土默川平原   C. 呼和浩特市   D. 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条件稳定   B. 年降水量增多

    C. 灌溉条件改善   D. 黄河水量减少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湿地破坏   B. 森林锐减

    C. 水土流失   D. 土壤盐渍化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   B. 海拔   C. 水   D. 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

    A. a——洪涝灾害   B. b——夏季低温

    C. c——灌溉水源   D. d——低温

    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A. a——水稻、柑橘   B. b——小麦、大豆

    C. c——棉花、葡萄   D. d——青稞、油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I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II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III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下图)

    (1)A是       平原,B是           平原。

    (2)图中A地区是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区,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此农业模式的自然区位条件。

    (3)B地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是       带,   C是      带,D是       带,  F是       带,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3)C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是     (冬或春)小麦。

    (4)图中五大湖区是美国重要的老工业区,是在         (矿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业区内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