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3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有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A. 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

    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五四运动   B. 中共成立   C. 开国大典   D. 改革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太惨烈了。敌人有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而志愿军战士只能靠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老兵说:“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去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抗美援朝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三大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 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 “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进行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任。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别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 万里长征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凤阳花鼓词》反映的是建国后哪一时期的凤阳面貌?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试验场所”。“他”指的是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民族自治区

    D. 自由贸易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2)“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2)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他是              

    (3)他曾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地名。

    (1)目前,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五”计划期间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在       

    (2)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它是       

    (3)它很美丽,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同时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城市,它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标志意义的事件。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

    (3)文化大革命开始标志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总理。       

    改正:       

    (2)1964年,我国在新疆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标志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技术;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导弹核试验,实现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改正:       

    (3)1971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改正:       

    (4)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集体公有制土地上,集体所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

    比例(%)

    1957年农轻重

    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三  在当选美国总统的三个月之后,唐纳德·特朗普明智地决定美国政府坚持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予以确认。

    ——2017年2月15日《中国日报》

    (1)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谁?该公报的签署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最早和当前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分别是谁?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族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汁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51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图6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根据图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图6能获取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