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简答题 6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 加热氯化铵   B. 冰融化成水

    C. 水通电分解   D. 氯化氢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 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     验

    结    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水资源非常重要,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 过滤法   B. 蒸馏法   C. 分液法   D. 萃取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 CuSO4·5H2O   B. 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   D. 金属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微粒中与OH-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

    A. F-   B. Mg2+   C. NH4+   D. C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mol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

    A. 5mol   B. 6mol   C. 7mol   D. 8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B. 增加锌粒的用量

    C. 不用锌粒,改用锌粉   D. 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化学式只代表一种物质分子的是(  )

    A. CH2Cl2   B. C2H4Cl2   C. C4H10   D. C5H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非金属性A>B>C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2B>CH3

    C. 原子半径A>B>C   D. 阴离子还原性C3->B2->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乙醇的化学式:C2H5OH

    C. 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以下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      最快的是 (   )。

    A. v(D)=0.4 mol·(L·s)-1   B. v(A)=0.15 mol·(L·s)-1

    C. v(B)=0.6 mol·(L·s)-1   D. v(C)=0.5 mol·(L·s)-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反应,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和氢气的反应   B. 甲烷和氧气的反应

    C. 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D. 次氯酸的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溴苯和溴   B. 苯和硝基苯   C. 正己烷和水   D. 乙醇和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水解   B. 酯化   C. 加成   D. 氧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

    A.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

    B. 电子在溶液中从Zn电极流向Cu电极

    C. 把锌片换成石墨,电流计指针没有明显偏转

    D. 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已知(石墨) =(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1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纯碱反应,可得到气体V2L。若同温同压下V1>V2(V2不为零),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HOCH2CH2COOH   B. HOOC-COOH   C. HOCH2CH2OH   D. CH3CO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6 题
  1. (1)有① ②H2、D2、T2 ③石墨、金刚石 ④四组微粒或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下列物质中:①N2 ②MgCl2 ③NH4Cl ④CH4 ⑤CO2 ⑥Ne ⑦H2S ⑧KOH ⑨Na2O2 ⑩K2O  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

    (3)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

    MgCl2___________N2___________NH4+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当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时:

    ①Fe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Cu电极是__________电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_____(填t1、t2或t3)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此时V正____V逆(填>、<或=,);达到平衡状态后,平均反应速率v(N)﹕v(M)= _____。

    (3)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4)已知M、N均为气体,则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_____(选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减小M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已知A是强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选用的物质: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够严谨,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一个洗气装置,该装置中应盛放 ___________。(填试剂)

    (3)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 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A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写出B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丙同学的实验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Cl2>Br2>I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① 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② 。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定温度下的5L的密闭固定容积容器中,通入10molNH3,发生了如下反应:N2+3H22NH3,反应进行到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容器内有2molN2,求:

    (1)2min内的平均速率υ(NH3)?

    (2)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压强之比?

    (3)NH3的分解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