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

    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

    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贵族制与分封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

    C.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

    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这表明英国(    )

    ①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    ④实行三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5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罗斯福总统签署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宣告无效。这表明美国(    )

    A.工业复兴收效甚微    B.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

    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    )

    A.17世纪前期       B.18世纪前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前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他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因素包括(    )

    A.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法有效统治

    B.欧美、日本各国缺乏殖民统治经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巨大力量

    D.世界舆论强烈谴责对华“瓜分一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

    A.1689年《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701年《王位维承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职务

    党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l

    3

    29

    l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    )

    A.美国总统的产生                       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C.法国总统的产生                       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    )

    A.丘吉尔       B.爱因斯坦        C.杜鲁门        D.富兰克林·罗斯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Bradley在1951年5月15日国会听证会上说:“红色中国不是一个寻求统治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是,这个战略将使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的战争。”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中国的内战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图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

    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4分)

    (3)请据材料一归纳该材料的观点,并用这个观点来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订本国的外交政策?(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回答: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2分)

    (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2分)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

    《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1840-2000年这16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

    一、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二、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三、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试从政治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种现代化道路?(2分)结局如何?(1分)

    (2)中国走上第二条现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1分)用史实说明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2分)

    (3)中国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分)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什么具体成就?(1分)

    (4)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自新华网(2005年)

    材料三  “35年前,中日老一辈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战略决断,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揭开双边关系的新篇章。3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断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中国的钓鱼岛

    钓鱼岛位于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处处。大陆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概括日军侵华暴行。(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2分)

    (4)对于日本政府2012年的非法购岛行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