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3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 镪:成串的钱

    1. 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 ,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弟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请赏析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 “就砚 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2)适莽苍者,___________,腹犹果然;适百里者,_________;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逍遥游》)

    (3)若夫乘天地之正, _________________, 以游无穷者, 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 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第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债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 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而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愈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钢,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光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达古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传世文献记裁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铜器时代,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