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又获大丰收”
    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来客”
    D.壮族同胞说:“我们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我国的四个省区中,民族最多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们家乡宜宾位于(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重庆市
    D.四川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新疆相邻的是( )
    A.俄罗斯
    B.巴基斯坦
    C.蒙古
    D.尼泊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四川省的简称正确的是( )
    A.川或蜀
    B.陕或秦
    C.甘或陇
    D.云或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省区轮廓与简称不一致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很多地区都在400人以上
    B.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一般都在400人以下
    C.我国农村人口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
    D.四川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共减少出生人口2.5亿多人,取得显著成效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卫生事业的发展
    C.生育观念的转变
    D.计划生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民俗与地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竹楼是青藏高原上常见的一种民居住宅
    B.秦腔是产生于四川盆地的一种地方民歌
    C.“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是内蒙古高原的交通写照
    D.云贵高原地区的耕作区和居民区多分布于当地叫做“坝子”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属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 )
    A.雪峰山
    B.横断山
    C.祁连山
    D.昆仑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盆地,高原
    B.平原,丘陵
    C.高原,平原
    D.丘陵,盆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盆地与平原之间,又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 )
    A.昆仑山
    B.巫山
    C.太行山
    D.横断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地形影响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秦岭--淮河一线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 )
    A.10℃
    B.0℃
    C.-3℃
    D.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据图所示的气温与降水特点,判断下列地区中气候特点与之相似的是( )

    A.河南省
    B.湖南省
    C.贵州省
    D.黑龙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该地区的( )
    A.降水量大小
    B.蒸发量大小
    C.距海远近
    D.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
    C.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下列地区中,约6--7月多阴雨天气的是( )
    A.华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江淮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我国的伏旱天气发生在( )
    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线
    B.我国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里所说的农作物的分布主要受什么自然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读“中国政区图”回答:
    (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和______,居世界第______位.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越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省区简称是______,‚省区是______,ƒ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
    (4)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是______,经度最西的省区是______,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是______,北临琼州海峡的省区是______,山东半岛所在的省区是______,辽东半岛所在的省区是______,东临台湾海峡的省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连线题:
    (1)将下列各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白族                  a云南、湖南
    B土家族                b辽宁、吉林
    C朝鲜族                c云南、四川
    D纳西族                d湖北、湖南、重庆
    (2)将下列民族的文体活动与相应的图用直线连起来:
           A.傣族的孔雀舞
             B.朝鲜族的跳板运动
             C.蒙古族的摔跤运动
                D.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______ 高______低,呈______状分布.
    (2)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为主;第二级阶梯地形以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地形以______为主;我国首都北京位于第______级阶梯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表,回答问题:
    地点 纬度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北京 39.5°N -4.7℃ 26℃
    纽约 40.5°N -0.5℃ 24.6℃
    (1)北京的纬度与纽约大致相当,但一月平均气温比纽约______,表明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______;七月平均气温比纽约______,表明我国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______;北京气温年较差比纽约______(大、小)______℃,说明我国气候具有______特点.
    (2)七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小王从石家庄出差去吐鲁番,单位同事提醒他别忘记带雨具.九月中旬,小王要去广州学习,单位同事又提醒他别忘记带雨具.小王单位同事的两次提醒是否都有必要?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下面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四幅图中:
    表示广州的是图______,
    表示武汉的是图______,
    表示北京的是图______,
    表示哈尔滨的是图______.
    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______.
    (2)四地中:
    7月气温相差______(大或小),
    1月气温相差______(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将图中数码号所对应的山脉名称填入下列横线中.
    ①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2)将图中序号对应的高原或盆地名称填入下列横线中.
    ⑨______、⑩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
    (1)季风区内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改变.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______(南或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偏______(南或北)风.
    (2)非季风区能否受到夏季风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3)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夏或冬)季风带来的.
    (4)季风区与非季风在降水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