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1 题,选择题 2 题,作文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1.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代文阅读

    推拿

    毕飞宇

    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王大夫到底走过码头,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王大夫十足的脸面。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他非常在意自己是一个“有理论”的人。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王大夫放心了。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培训是假,管理才是真。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左右都是推拿中心生意清淡的时候。沙复明打工的那会儿,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睡个回头觉。说起上班时睡觉,盲人最方便的地方也就在这一点了。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一闭上眼别人就看出来了。可是,盲人就不一样了,只要坐下来,脑袋一靠就过去了,谁也看不出来。沙复明当年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暗地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要求:哪一天自己要是当上了老板,绝对不能让员工在推拿中心睡觉,这个现象必须杜绝。客人都是有眼睛的,如果员工们都在打瞌睡,他们所看到的绝不是懒散,而是生意上的萧条。反过来,利用空闲的时候开开会,探讨探讨业务,前厅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是精益求精的气象。气象很重要,它是波浪,能够一传十,十传百。沙复明是打工仔出身,知道打工生活里头的ABC,回过头来再做管理,他的手段肯定就不一样。他知道员工们的软肋在哪里。所谓管理,嗨,说白了就是抓软肋。

    沙复明带领着王大夫在推拿房里走了一遍,每一个房间都走到了。王大夫对沙复明的盘子已估摸出来了,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如果王大夫的资金没有被套住,他的店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模样。这么一想王大夫就难受起来了,手指头的关节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最后一个房间看完了,沙复明后退了一步,把推拉门关上了。王大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谈话马上就走入了正题。沙复明的语调是抒情的,意思是,老同学来助阵,他由衷的高兴,由衷的欢迎,所谈的内容却是平等。王大夫懂沙复明的意思,虽说是老同学,他王大夫在这里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性。王大夫干脆把话挑明了,轻声说:“这个,老板放心,我打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王大夫把话都说到这儿了,沙复明就搓了搓手,说:“那你就去添置一点东西,生活必需品什么的,我马上打电话到宿舍去,给你清理床位。”王大夫拍了拍沙复明的肩膀,沙复明也拍了拍王大夫的肩膀。沙复明提高了声音,说:“沙宗琪推拿中心欢迎你。”

    王大夫侧过脑袋,不解了,明明是“沙复明推拿中心”,沙复明为什么要说“沙宗琪推拿中心”呢?

    “是这样,”沙复明解释说,“这个店是我和张宗琪两个人合资的。我一半,他一半,可不就是‘沙宗琪’了么。”

    “张宗琪是谁?”

    “我在上海认识的一朋友。”

    “他现在在哪儿?”

    “在休息厅呢。”

    “我还没去看望人家呢。”王大夫说。

    “没事,”沙复明说,“时间长着呢。什么人家我家的,我跟他一个人似的——他在开会。”

    王大夫仰起头,做了一个“哦”的动作,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

    (节选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拿》,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王大夫的推拿手艺非常好,但因为自己资金紧张,不得已来到自己同学沙复明的推拿店打工,尽管心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B.沙复明带王大夫来到休息区后,当着休息区的全体员工的面郑重地对王大夫说“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员工技艺的不满。

    C.尽管沙复明的推拿店不算大,有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然而他拾掇得有条有理,有规有矩,这表明沙复明是个懂管理的人。

    D.沙复明对推拿店严格管理,他经常在上班的时候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盲人推拿师在上班期间睡觉,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E.小说通过对沙复明和王大夫两位盲人推拿师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展现了他们体现世态人情的日常生活,揭示出他们敏感、细腻而又独特的内心世界。

    2.文章开头部分,王大夫为什么不称呼沙复明“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王大夫“心里头似乎松动一些了”?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幸福不喜欢__①__(xuān xiāo)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__②__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              ;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①请根据①处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答: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

    ③请根据前后文,在③处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乡下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时候读国文课本,念到一些大文章,老是会猜想,写这些___①____的文章的人,平常的生活又是什么模样呢? 他们也应该会有___②____的时候吧,也许也会偏爱甜的食物或者偏爱春天的柔风吧。

    A.①温柔优美、清新淡雅   ②恬静或者悠然

    B.①幽默可爱、轻快诙谐   ②顽皮或者爱闹

    C.①义正词严、慷慨激昂   ②软弱或者天真

    D.①灵动调皮、生动活泼   ②平实或者朴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

    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

    “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啊,我明白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臣欲奉诏奔驰,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3)            ,形影相吊。

    (4)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5)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字词解释

    (1)于地而已矣       控:

    (2)而后乃今将图南      南:

    (3)榆枋而止         枪:

    (4)孤苦零丁,至于成立      成立:

    (5)不名节            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悯  獐

    【清】侯方域

    客有侯子以獐献者。侯子曰:“獐可驯乎?” 客曰:“夫至德之世,兽可同群而游,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侯子曰:“然。” 营室而授獐焉。王仲凫闻之,曰:“子之不善于獐也矣,曷以授余?” 侯子曰:“子之庭有二物焉,其大者类西旅氏之獒①,而小而骏者韩子卢之裔②也,是皆有欲于獐,奈何?” 仲凫笑曰:“子非特不善于獐也,又且不知吾二犬。吾将导獐而见之二氏,侵假③而共牢以为食,侵假而共寝以为处,侵假而相与为友,而日以益善,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 侯子曰:“虽然,子曷使童子守之,而犹授獐以索?”仲凫默然不应。

    居三日,仲凫以告曰:“吾废吾童子矣。视二氏之貌,且翦翦④焉适矣。” 又居三日,仲凫以告曰:“吾吾索矣。视二犬之情,且煦煦⑤然亲矣;虽然,獐犹有间焉。” 又居三日,仲凫以告曰:“獐无间矣,与二犬者为一矣。” 又居三日,而二犬伺獐之寝也噬之,獐竟以死。

    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侯子曰:“子固未知之耶?向二犬之翦翦焉若适者,所以吾童子也,既而煦煦焉若亲者,所以饵去其索,而恐或为之援也;既而示之以无间者,乃所以饵夫獐也。撤其防,去其援,而又探得其情,此西楚霸王之无所用其力,而南宫万之所以毙也,何况于獐哉?仲凫大怒,抽戈以逐二犬。侯子曰:“无庸也,夫世之相与为友,日以益善,反出其不意而害之者,其智非始于二犬也。”或曰:“是獐也,狷中而狭外,类于人恒有所不可者,即无二犬,亦将有灾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 西旅氏: 古代对少数民族国家的称呼。 獒: 猛犬。② 韩子卢:猎犬名。裔:后代。③ 侵假: 逐渐。④ 翁翁: 和睦的样子。   ⑤ 煦煦: 和悦的样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侯子以獐献者         过:拜访

    B.子之不善于獐也矣         审:审察

    C.吾吾索矣               废:去除

    D.所以童子也             饵:迷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侯子对凶犬害獐有所警惕的一组是

    ①獐可驯乎               ②是皆有欲于獐,奈何

    ③又且不知吾二犬           ④子曷使童子守之

    ⑤而犹授獐以索           ⑥亦将有灾焉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子建造兽圈接受了别人送的一只獐子,后来又把它转送给王仲凫。

    B.王仲凫认为侯子不善于驯养獐子,他打算让獐子和他的两只凶犬成为朋友。

    C.两只凶大假意亲近獐子,使主人和獐子失去戒心,然后伺机咬死了獐子。

    D.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于凶犬不可丧失警惕,谨防被咬。

    4.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以力假(1)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3)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4)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1)假:凭借。

    (2)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3)赡:充足。

    (4)七十子:指孔子弟子中的贤者,一说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孟思想一脉相承,讲的都是攻心为上政治方针,讲究以德服人。

    B.“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辩证地认为“霸道”与“仁”的结合,能缔造出大国。

    C.在孟子看来,汤、文、武都是实行王道的,所以不一定是大国也能臣服天下。

    D.不足百字的一段话,孟子用了对比、举例、引言等多种方法,很有说服力。

    2.孟子曾对齐宣王说:“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又说:“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结合上面选段和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王道”与“霸道”持什么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3.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红楼梦》阅读

    1.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政亲自执板,狠命下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及时阻止,而后贾母赶到厉声训斥贾政,贾政下跪赔罪。又见宝玉挨打后的惨状,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B.宝玉和晴雯拌嘴,袭人来劝解,越帮越忙,恰宝钗到来,袭人戏称“你不知我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宝钗笑道:“你死了,我先就哭死了。”宝玉则道:“我做和尚去。”宝钗将两个手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

    C.初秋季节,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于是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D.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管家媳妇们欺负探春年小,翘首观望探春如何处事。探春按旧例赏银二十两。赵姨娘过来抱怨,嫌给得少,连袭人都不如,没有脸面,遭到探春义正言辞的反驳,两人大闹了起来。

    E.刘姥姥在贾母处讲村野故事,宝玉与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先生说的书还好听。刘姥姥见贾母与哥儿姐儿们都爱听,更是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经历见闻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2.请简述“香菱学诗”情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