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选择题组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

    B. 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绝对高于自然因素

    C. 注意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是黄土高原小流域广布,且易治理

    D.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一切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 (   )

    A. 干流   B. 一级支流   C. 二级支流   D. 三级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 市场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工业

    C. 劳动力导向型   D. 动力导向型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里雨林被毁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   B. 过度的城市建设

    C. 商业性伐木及迁移农业   D. 环保意识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浙江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 劳动力因素   B. 内部交易成本   C. 市场   D. 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

    C.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最关键条件是(   )

    A. 良好的区位条件   B.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是著名的侨乡   D.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统计,近几年到庐山旅游的北京游客比例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庐山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大为改善

    B. 庐山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

    C. 京九铁路提高了庐山的游览价值

    D. 京九铁路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 环境承载量   B. 地区接待能力   C. 吸引半径   D. 经济容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 蒙古族—芦笙节   B. 彝族--那达慕大会   C. 朝鲜族--火把节   D. 傣族--泼水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旅游景观与所属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

    A. 平遥古城——陕西   B. 乐山大佛——四川

    C. 武夷山——浙江   D. 云冈石窟——甘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

    A. 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B. 火山喷发而成

    C. 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   D. 由沉积作用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A. 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 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 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 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 缓解土地荒漠化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   )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

    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3.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工业区的形成,相似的有利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中,城市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甲或乙)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甲、乙两地经济先后出现衰落现象。其中,乙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振兴乙地区的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复海南岛国家旅游岛战略,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材料二:海南省区位图(左图)和旅游资源全布图(右图)

    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四: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景色,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要地。香港是自由港,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中西文化合壁的独特风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海南岛有热带风光、海滩浴场、红色旅游、古代遗迹、名人故居等,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状况较好。

    (2)当前海南岛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香港繁荣的购物旅游与未来的“海南免税岛”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3 题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 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人类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类型分析,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

    (2)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3)图乙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