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如图是在P地上空的俯视半球投影图,该地此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该地此日看到太阳作顺时针运动,且发现太阳高度范围是10°~30°之间, E、F是等0°太阳高度线与外圆的交点,弧线MPN与纬线垂直,据此回答1~2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5°N

    B.K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0°S

    C.E、F两地此时位于赤道上,E地地方时是6:00

    D.E、F两地不一定位于赤道上,此时地方时不能确定

    2.据题判断(  )

    A.北极点位于KP之间              B.南极点位于PN之间

    C.KP所对的球心角为20°      D.KN所对的球心角为KM所对的球心角的两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3—5题。

    1.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通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2.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临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墨西哥城是因开采矿产资源而兴起的

    B.新奥尔良是美国著名的航天中心

    C.今年初海地发生强烈地震时导致首都太子港丙城成为一片废墟

    D.丁所在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

    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费体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右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1.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试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畜牧业或乳畜业                     D.水稻种植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读“某城市地质剖面图”,回答10—11题。

    1.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

    A.防治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B.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D.美化城市环境

    2.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1中的①~④地为世界四个著名的工农业生产发达地区,读图回答12~13题。

    1.有关四地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B.②地石油资源丰富,炼油工业发达

    C.③地造船工业发达,廉价的海运对工业分布影响大

    D.④地钢铁工业发达,原料和燃料对工业分布影响大

    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咖啡和可可

    B.②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C.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广泛种植水果和蔬菜

    D.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时,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据此回答14-15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3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下图回答第16-17题。

    1.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2.当前(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8-19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图回答20-21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发生凌汛现象        B.图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

    C.黄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积小            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

    2.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

    C.黄河下游多凌汛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经国务院同意,三峡工程200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9月15目凌晨正式启动。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为175米,汛期限制水位145米。结合水库水文特征图,回答22-23题。

    1.图中H1、H2、H3、H4四个水位分别对应的是

    A.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最高洪水位

    B.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正常普水位、最高洪水位

    C.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

    D.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正常蓄水位

    2.关于三峡水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着三峡蓄水水位的上升,可能诱发库区周边地区发生地质灾害

    B.图中库容A是为水库堆积泥沙之用,是水电站发电的最小库容

    C.三峡水库一般是汛期蓄水,因为此时来水量大,含沙量小

    D.三峡水库对其下游的洞庭湖水位具有调节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随着发达地区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安全成为一些地方的民生首要问题,赣鄱大地的生态优势却日益彰显。江西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它不仅造福于江西,而且造福于全国,甚至影响全球。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24—25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1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有哪些有利影响?(4分)

    (2)解释M地形区的成因;M地的地貌特征及主要人为因素。(4分)

    (3)指出A与B地区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简述其原因。(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闹海风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闹海风,又称诺海风。蒙古语,意思是疯狗的狂叫声。 

    闹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吉木乃县气象局局长告诉记者,在吉木乃县城以东,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哈土山、马斯阔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萨吾尔山。这些山体均是自东向西,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闹海风区。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会持续形成高压天气。蒙古高压的释放过程,向西就会形成越过准噶尔盆地的东风。在准噶尔盆地广阔的大地上,东风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向西,到了吉木乃县闹海风区,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

    材料二 新疆版图

    (1)阿勒泰地区的闹海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它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

    条件是:

     影响: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3分)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3)新疆草原分布有什么规律?(2分)

    (4)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9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同答问题。(10分)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甲区域出现图示气压形势季节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EF为晨昏线中的________(晨或昏)线。(2分)

    (2)分析乙图中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及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提示:分段分析)(5分)

    (3)分析甲、乙两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4)分别分析甲、乙两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