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哪些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是正确的?(   )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个主张相近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   )

    A.重征赋税     B.独尊儒术    C.实现仁政    D.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

    A.李贽     B.王阳明  

    C.朱熹     D.王夫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   )

    A. 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

    B. 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

    D. 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合而为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培根说:“(两宋时期)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我国最早的天文学巨著出现  ②创制黄道游仪  ③发明测量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④发明新型浑仪——简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该书问世以后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曾多次被刻印,被乾隆皇帝称赞为“用意勤而民事切”。现代有人评价它是我国传统农书中空前绝后的。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驼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舍表演杂剧《西厢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 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时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

    C.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学艺术只有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才能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A.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B.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C.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7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4分)

    (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

    (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上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隐入错误中;圣徒们永远不要人启发岂非错误;教父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或他们的同伙永远正确。……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引自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绪论提要

    材料四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引自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五 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引自《世界史·中古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4分)

    (3)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说明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的和提倡的内容。(6分)

    (4)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