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2 题
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该材料反映的治国主张是: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B. 天意与人事没有联系

    C. 皇帝的权力来自人民

    D.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D.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性本善

    B. 格物致知

    C. 心即理也

    D. 致良知,知行合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A. 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D. 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 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 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 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系

    D. 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

    A. 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 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

    C. 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

    D. 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C.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

    A. 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

    B. 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

    C. 根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世风日下

    D. 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 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 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 指出了马丁·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 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 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D. 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 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B. 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C. 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D. 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材料四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概括材料一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