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7 题,解答题 5 题,填空题 2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7 题
  1. 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平直公路上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平衡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书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t∝h
    D.t∝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s-t图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经t=5s,甲、乙两物体相遇
    C.t=10s,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降为零
    D.经t=10s,乙物体的速度降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体沿直线A到B,前半位移以速度v1匀速运动,接着的后半位移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时的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3v增加到4v时,它的位移是( )
    A.
    B.
    C.3S
    D.4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汽车以4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4s内与开始刹车后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1
    C.3:4
    D.4: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
    A.乙图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乙图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s的瞬时速度
    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2
    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回到原点
    D.t=4s时,回到原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
    B.每秒速度变化0.2 m/s
    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位移为1.9 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何1s的末速度都比该秒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1s的末速度都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向右运动的物体,物体的质量为20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N,方向______(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背后经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前上方约与地面成
    60 角的方向上,据此估算出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6m,第2s末的速度为7m/s,
    求:
    (1)t=0时刻物体初速度v为多少?
    (2)物体加速度大小a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40m/s.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g取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物体从离地h高处下落,它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情况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F的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记数点对齐.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打下记数点“D”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第二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滑块在某一水平面上滑行,利用速度采集器获取其初速度v,并测量出不同初速度的最大滑行距离x,得到下表所示几组数据:
    数据组 1 2 3 4 5 6
    v/ 0.16 0.19 0.24 0.30 0.49
    x/m 0.045 0.075 0.111 0.163 0.442
    (1)一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x-v图象如图甲所示.观察该图象,该同学作出如下推理:根据x-v图象大致是一条抛物线,可以猜想,x可能与v2成正比.请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选择适当的坐标轴作出图线验证该同学的猜想.

    (2)根据你所作的图象,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