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选择题组 8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大庆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城,在20世纪末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庆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后期,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有

    ①资源锐减 ②环境污染加重 ③地价下跌 ④劳动力价格降低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2.大庆的“二次创业”阶段,可能发生的是

    A. 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人地关系进一步恶化

    B. 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C. 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复苏

    D. 城市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单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

    A. 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 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 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 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 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 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 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 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C.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D.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 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 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当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下列地理现象较为合理的是

    A. 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 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 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 我国北方可能受到寒潮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

    由图示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 坡顶   B. 坡面中段   C. 坡麓   D. 沟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华网宜宾1月7日电 据长江电力通报,三峡电站2011年完成发电量782.93亿千瓦时,三峡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三峡工程可有效缓解长江中游地区的

    A. 由于森林破坏而引发的水土流失严重问题   B. 洪水灾害威胁问题

    C.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的问题   D.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问题

    2.三峡水库蓄水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 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减少   B. 库区及周围地区夏季更加炎热多雨

    C. 库区及周围地区气温年变化增大   D. 库区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量增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 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 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 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 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水源短缺

    C. 水土流失   D. 森林退化

    2.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GPS技术   B. GIS技术

    C. RS技术   D. 数字地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岭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1   C. 全年P<1   D. 冬至日P>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2:下面两图分别是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长江流量年变化图。

    材料3:南水北调工程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原则,坚持把规划、实施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地区有哪些?试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2,说出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

    (4)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取得最大效益,沿线省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1)我国服装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选择填空)。

    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价格高    C. 技术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

    (2)试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分析服装产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

    (3)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4)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选择填空)。

    A.就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8 题
  1. 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大自然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样独具特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无关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日照强,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表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是

    A. b、a、c   B. a、 c、b   C. a、b、c   D. c、 b、a

    2.三个地区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是

    A. a   B. b   C. c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多  

    ③河流径流量小   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④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下表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保护高山灌丛   B. 防止水土流失   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 扩大梯田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D.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

    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 km,天然落差1324 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第21次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雪龙”号船于当地区时2005年1月18日0时16分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2009年 1月27日,我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经过10年左右的不断完善,昆仑站有望达到常年内陆科学考察站的水平并开展内陆常年考察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中国昆仑科考队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

    A. 17日21时16分   B. 18日3时16分   C. 17日11时16分   D. 18日13时16分

    2.该考察站位于北京的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3.该考察站到南极点的最短距离大约是

    A. 550千米   B. 660千米   C. 1100千米   D. 277.5千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大豆,大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约2500年前传入朝鲜,2000年前传入日本,300年前在亚洲普及,1739年传入法国,继而在欧洲种植,美国1804年开始种植,20世纪,大豆种植扩展到非洲。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

    材料2  下表是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3:读下面两图

    (1)描述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从自然条件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与东北大豆主产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3)简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4)[双选]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    )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