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非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毛泽东讲话最有可能发表于。

    A. 1951年

    B. 1955年

    C. 1958年

    D. 1966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一五”计划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情况,由此判断。

    时间

    1955年

    1956年3月

    1956年底

    比率

    32.5%

    80.3%

    96.2%

    A. 从农业合作化速度上看,正处于“大跃进”时期

    B. 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改造完成

    C. 从农业合作化结果上看,完成了“八大”制定任务

    D.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腾讯网曾发起《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评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有力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B. 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C. 它与中共八大的思想相背离

    D. 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 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C. 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 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与下图漫画《好大的南瓜啊!》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 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 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 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

    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

    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

    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材料三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巿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