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7 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 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 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烷和乙烯分别与Cl2反应均有二氯乙烷生成

    B.苯滴入溴水振荡后下层液体褪色,该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D.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NH4F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则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的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1的NaHSO4溶液:c(H+) = c(SO42-) +c(OH-)

    B. 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 ) > c(C1-) = c(I-)

    C. CO2的水溶液:c(H+) > c(HCO3-) =2c(CO32-)

    D. 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 c(C2O42-)+c(H2C2O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能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所测定的某酸溶液的pH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

    C. 用仰视量筒刻度量取的一定量浓硫酸所配制的0.1mol·L-1H2SO4溶液的浓度

    D. 用待测液润洗的锥形瓶进行中和滴定所测定的待测液浓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D点时v(正)<v(逆)

    B. 反应2SO2(g)+O2(g)2SO3(g)的ΔH<0

    C. 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

    D. 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与装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H+的浓度越来越大

    B. 图b中,Mg电极作电池的负极

    C. 图c中,发生的反应为Co+Cd2+= Cd+Co2+

    D. 图d中:K分别与M、N连接,Fe电极均受到保护不会腐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醋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醋酸钠是其常见的盐(已知:25℃,Ka(CH3COOH)=1.69×10-5)。

    (1)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在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Bn+)表示相应离子浓度);

    (3)25℃时,0.10mol/L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 已知:lg1.3=0.114);

    (4)对于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稀释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稀释醋酸钠溶液则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可以促进醋酸电离,也可以促进醋酸钠水解.

    C.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中,醋酸抑制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抑制醋酸的电离.

    D.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中,醋酸促进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促进醋酸的电离.

    (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注: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混合液中的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

    A.c(CH3COOH)+2c(H+)=c(CH3COO-)+2c(OH-)

    B.c(Na+)+c(H+)=c(CH3COO-)+c(OH-)

    C.c(CH3COO-)+c(CH3COOH)=0.1mol/L

    (6)常温时,有以下3种溶液,其中pH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A.0.02mol•L-1CH3COOH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B.0.03mol•L-1CH3COOH与0.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C.pH=2的CH3COOH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7)用pH试纸在常温下分别测定0.10mol/L的醋酸钠溶液和0.10mol/L的碳酸钠溶液,则pH(CH3COONa)_______  pH(Na2CO3).(填:“>”、“<”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现用0.1000 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H2C2O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C2O4+6H+ = 2Mn2++10CO2↑+8H2O

    填空完成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 C.量筒  D.锥形瓶  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 I.漏斗

    (2)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待测H2C2O4溶液的体积/mL

    0.1000 mol/L KMnO4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1)某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N2(g)+3H2(g)2NH3(g)  △H<0的模拟研究,在1L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 N2和0.3mol 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   (填字母),实验③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      (填字母)。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使用催化剂

    (2)NH3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反应原理为2NH3(g)+NO(g)+NO2(g)2N2(g)+3H2O(g)  △H<0欲提高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NH3的浓度

    (3)NCl3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H3的同时得到     (填化学式)。ClO2是广谱高效消毒剂,制备原理为NCl3+6ClO2-+3H2O=NH3↑+6ClO2+3OH-+3Cl-。若转移1mol电子,则制取ClO2的质量为         

    (4)25℃时,将amol·L-1的氨水与b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则a    b(填“>”、“<”或“=”)。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