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一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时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A.  1:3         B.  1:5          C.   1:8           D.   1: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

    B .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

    C . 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

    D .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可以做曲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物体仅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通过一段位移,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此过程中(   )

    A . 力F1与F2对物体做的总功为5J

    B . 力F1与F2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J

    C . 物体的动能增加7J

    D .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7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1所示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有1、2、3、4、5、6各点,其中1、2之间距离与2、3之间距离相等,2、5之间距离与2、6之间距离相等。虚线AB垂直平分两点电荷间的连线,那么关于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3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 .  5、6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 . 4、5两点电势相同

    D . 1、3两点电势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2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沿直线滑行,到达最高点后,又自行向下滑行,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3所示,A、M、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    )

    A. 通过C、D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 通过C、D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C. 通过C、D时,两球的加速度相等

    D. 通过C、D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物体在垂直斜面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稍许减小力F,物体仍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变,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B .若撤去力F,物体一定沿斜面下滑

    C .若增大力F,物体仍静止,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变,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D. 若增大力F,物体仍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的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时物块的动能为:

    B . 此时小车的动能为:

    C . 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

    D . 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6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cm的圆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15v,UB=3v,UC=-3V 由此可得A、D连线中点的电势为:

    A. 3v                               B.  6v

    C.  9v                              D.  12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正极板不动,将负极板适当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  U变小,E不变;                  B.  E变大,ε变大;

    C.  U变大,ε变大;                  D.  U不变, ε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利用图8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 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

    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

    过 h= 计算出高度h。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1)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计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小为,对应动能的增加为,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阻力,应该是________(填等于、略大于、略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由图9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厘米,由图10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________cm。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9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__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 =__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a =__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m(g)

    a( m/s2 )

    250

    2.02

    300

    1.65

    350

    1.43

    400

    1.25

    500

    1.00

    800

    0.63

    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像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________(填a—m或a—)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如果图线是一条________,就可确认上述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地球的同步卫星距地面高H约为地球半径R的6倍, 同步卫星正下方有一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A,则同步卫星与物体A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若给物体A以适当的绕行速度,使A成为近地卫星,则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为37°,AB长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A端无初速放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求物块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sin37º=0.6,cos37º=0.8,g =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2kg的物块B, B可视为质点。 挡板和B之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挡板栓接,与B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J。在挡板和B之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12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极短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轨道半径  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取g=10m/s2,求

    (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B的大小;

    (2)绳拉断过程绳对B所做的功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13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两板间电势差为U,在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的小孔。C、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板的Oˊ处,C带正电,D带负电。两半圆形金属板间的距离很近,两半圆形金属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半圆形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ˊ。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求:

    (1)   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多大;

    (2)   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   在满足(2)的情况下,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会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