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解答题 9 题,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13 题
中等难度 3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解答题 共 9 题
  1. 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如图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为使杠杆OA保持静止,画出在A点所加最小力F1的示意
    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3)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合适的绕线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同学选用托盘天平、小刀、刻度尺等器材,测定马铃薯的密度.
    (1)用小刀将马铃薯削成边长为4cm的正方体,其体积是______cm3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______处.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B.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马铃薯放于左盘,向右盘添加砝码
    (3)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往左盘放入削好的马铃薯;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马铃薯的质量是______g,密度是______g/cm3,合_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_____与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们在探究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等重要实验方法.例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______;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______;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如果两力方向相同,其作用效果相当于只受一个F=F1+F2,我们把F叫做合力,F1、F2叫做分力.小明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存在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从B处伸长到C处,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______,应使橡皮筋______,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
    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______F1+F2,(选填“等于”或“不等于”)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______.
    物理量

    实验序号
    F1/N F2/N F1和F2的夹角 合力F/N
    1 4 5 1 8.5
    2 4 5 2 8.0
    3 4 5 3 7.5
    备注:01<02<0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底面积为4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14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32,2所示.求:
    (1)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______kg;(g取10N/kg)
    (2)深度为3cm处由液体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
    (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______P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野生动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一个底面积是10cm2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人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黑熊足印深度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kg.(g取10N/kg)
    (1)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
    (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
    A.硬度较小
    B.导热性好
    C.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和F2.则他们测量出的大气压强最接近于( )

    A.F1
    B.F2
    C.(F1+F2
    D.(F2-F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请你判断这两种情况下,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f>f
    B.f<f
    C.f=f
    D.f≤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家用的手摇晾衣架如图3所示,它实际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假设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N,则静止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 )

    A.100N
    B.50N
    C.25N
    D.20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B.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C.输电导线的内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D.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托盘中物体重3N,物体A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水平向左力的F拉物体A使其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大小为( )

    A.6N
    B.4N
    C.3N
    D.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3 题
  1. 物体所含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温度、状态及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物理属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机械钟表的发条是利用了材料的 ________,玻璃、陶瓷易碎是因为这类材料没有 ________. (选填:延展性、硬度、弹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张磊同学发现家里的电风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往往带有一些灰尘,其中一个原因是 ________,使得扇叶容易吸附灰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________将外部空气压人肺内.用高压锅(如图所示)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水的沸点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右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
    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_______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_______仪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 则小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________Pa(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个物体所受重力为5N,将其全部浸没水中时,它排开的水的重力为15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_N,放手后物体上浮到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0.5dm2的面积上受到25N的压力作用,所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产生5×102Pa的压强,则受力面积应是________dm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中学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国旗的重力,旗杆末端的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时,在A点悬挂两个总重为1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应为 ________N,此时杠杆属于 ________杠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