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3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已知其化学式为K2FeO4,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操作中,一步操作即可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H2O
    C.CO2
    D.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碰撞后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镁 MgO2
    B.氧化钠 Na2O
    C.硫酸锌 ZnSO4
    D.氢氧化铜 Cu(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A.2
    B.6
    C.8
    D.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区别CO和CO2两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水中
    B.测量它们的密度不同
    C.检验它们是否有毒
    D.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质量几乎相同
    D.都属于氧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尼古丁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现象
    B 检验碳酸根离子(CO32- 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盐酸混合,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选用Na2CO3溶液与盐酸溶液,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D 除去KCl中少量的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带火星的木条
    B.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
    木炭在O2中燃烧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移走蒸发皿
    C.
    倾倒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Fe3O4--四氧化三铁
    B.2H--2个氢元素
    C.O2--2个氧原子
    D.--钠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4P+5O22P2O5
    C.2H2O═2H2+O2
    D.Fe+O2Fe3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原子
    D.都含有氧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2X+5O2═4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4
    C.C2H6
    D.C2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苏打水
    C.
    白醋
    D.
    蒸馏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种氮的氧化物可用作医用麻醉剂,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2O3
    B.N2O
    C.NO2
    D.N2O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图,为某有机物(C9H10O3)的分子模型,该有机物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B.该有机物能减缓食品变质
    C.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1
    D.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在①干冰 ②氧气 ③碳酸钙 ④高锰酸钾等物质中(填写序号)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_____,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2)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乙物质由________组成;丙物质由________构成.
    (3)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________.
    (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 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D中的X为________,氯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钙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
    (2)①②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________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_.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__.
    (5)现有10g 的甲和60g 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①②③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请回答: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D:________.
    ②B+C→E:________.
    ③D+E→F:________.
    ④F→D+E: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______.
    (3)通过F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即不能燃烧、______.
    (4)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Na2CO3+H2O+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小组同学提取足量某火灾现场周围的空气,并探究该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向装置中通入气体样品一段时间后,高温加热D中的药品.

    请回答以下问题(提示:请阅读小资料):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根据实验中出现的______或______现象,能判断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3)D、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D______ 3CO2+2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两条试纸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②乙同学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______.
    ③乙同学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通电分解36g水,可得到氢气多少升?(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取回石灰石样品,他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方法是:取石灰石样品8g,将40g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1 10 5.5
    2 10 m
    3 10 1.2
    4 10 n
    (1)如表中m的数值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要制取4.4g二氧化碳,至少需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