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4 题,null 2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4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单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总能够发生光电效应

    D. 是裂变反应,且x=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的苹果,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距离l后,速度为v,然后以速度v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苹果与手始终相对静止).已知苹果与手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一直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 手对苹果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C. 在加速阶段手对苹果的作用力等于

    D. 手对苹果做的功为μmg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阻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3 Ω和1 Ω,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交流电表,a、b输入端输入的电流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

    B. 电压表的示数为

    C. 0~0.04s内,电阻R1产生的焦耳热为0.08J

    D. 0.03s时,通过电阻R1的瞬时电流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含有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O1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O1O2运动的粒子在小孔O2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P1、P两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沿直线O1O2运动的粒子速度相等

    B. 打在P点的粒子是

    C. O2P的长度是O2P1长度的2倍

    D.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d处有一带负电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则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为重力加速度)(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海豚发出的声波比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快,方向性好

    B. 蝙蝠利用超声脉冲导航,当它飞向某一墙壁时,接收到的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

    C. 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

    D.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能产生稳定的干涉

    E. 狭义相对论原理指出: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

    B. 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

    C. 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D. 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都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d=0.1m,板长L=0.3m,在金属板的左端竖直放置一带有小孔的挡板,小孔恰好位于AB板的正中间,距金属板右端x=0.5m处竖直放置一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在AB板间加如图(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已知U0=1.0×102V,在挡板的左侧,有大量带正电的相同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持续射向挡板,粒子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2C,速度大小均为v0=1.0×104m/s,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

    A. 粒子从进入电场到打中荧光屏所经历的时间8×10﹣5s

    B. 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飞出电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为2.5×10﹣2m

    C. t=0时刻进入的粒子飞出电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D. 由正极板边缘、且从t=1×10﹣5s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0.065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

    B. 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

    C. 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D.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 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验证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P、Q、R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b、c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

    (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三个相同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A.a、b两个光电门的距离L

    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C.R的遮光片到c的距离H

    D.遮光片的宽度x

    (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Q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物块R与物块P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一标准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了电阻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把选择开关扳到“×10”的欧姆挡上;

    B. 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C. 把两根表笔分别与圆柱形导体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大;

    D. 换用“×100”的欧姆挡进行测量,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E. 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把多用电表放回原处。

    上述实验中有二处操作错误:错误一:_____________。错误二: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圆柱形导体的长度L和直径d进行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分别是L=__________mm,d=_________mm。

    ③为使实验更准确,又采用伏安法进行了电阻测量,图2两个电路方案中,应选择图_________。

    用实验中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和(2)中读取的L、d,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CD、EF是水平放置的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距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导轨间距为L,在水平导轨区域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区域为CPQ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如图所示。导轨左端与一弯曲的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弯曲的光滑轨道的上端接有一电阻R。将一阻值也为R的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距离水平金属导轨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最终通过磁场区域落在水平地面上距离水平导轨最右端水平距离x处。已知导体棒质量为m,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阻R中的最大电流和整个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2)磁场区域的长度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15.0m,皮带以恒定速率v=5.0m/s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B、C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与轻弹簧连接,C未连接弹簧,B、C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以初速度v0=6.0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θ=37o传送带,并从顶端沿传送带方向滑出斜抛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o=0.6, cos37o=0.8.求:

    (1)滑块A、B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C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滑块A的初速度v0大小不相同,要使滑块C滑离传送带后总能落至地面上的同一位置,则v0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管粗细均匀,左右两管竖直,底部的直管水平,水银柱的长度如图中标注所示,水平管内两端空气柱a、b的长度分别为10cm、5cm。在左管内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稳定后右管的水银面比原来高10cm。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管内外的温度相同且始终不变。求向左管注入的水银柱长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为水平面上某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底边AB平行上边CD,且AB=L,∠A=45°, ∠B=105°,某单色光以平行AB的方向射入玻璃砖,经过底边AB的中点反射后,最后与BC边成45°角射出。求:

    ①判断单色光在底边AB能否发生全反射,请说明理由;

    ②单色光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可能用到的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