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3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中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模式图,据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图中的⑤部位上形成

    B.乙图中.先电刺激A神经元,用电位测量仪测量B神经元的电位有变化

    C.乙图先电刺激B神经元,用电位测量仪测量A神经元的电位没有变化

    D.甲图中5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互相促进

    B.乙烯能够催熟香蕉果实,能对抗脱落酸的作用

    C.如果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过高,则烟草的愈伤组织只长根不长茎叶

    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马铃薯块茎的伸长和果实的成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动物出现,其决定因素主要是

    A.光照强度     B.温度     C.日照长度     D.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群未发生进化

    B.M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

    C.M纯合子的出生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M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已经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右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下,③增加1Kg,①至少增加100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直接使用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B.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C.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D.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B.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C.有的动物也能成为分解者

    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右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 m2

    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G过程主要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Ⅰ.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池塘水

    0.02

    土壤

    0.01

    浮游动物

    2

    秃鹰

    12

    浮游植物

    0.5

    猫头鹰

    5

    大鱼

    10

    0.2

    小鱼

    5

    0.02

    ⑴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 _,

    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

    A. 水        B.牛乳        C.食盐水        D.糖浆

    Ⅱ.在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水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表示。据此回答:

    ⑴从图A曲线可以看出,藻类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____天,

    从第6天起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图B可以看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⑶图C反映的是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藻类的大量增加与细菌数量变化之间存在着什么联

    系?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随水中藻类的增加,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氧气,理应会使水中溶氧量迅速增加,但为什么出现图D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调查市郊一生态村,并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________和________是该村建造此生态系统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

    ⑵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________,若要生产2kg的鸡肉最多需要水稻和大豆共计kg。

    ⑶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⑷氨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但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

    ⑸在沼气池中,常有一种刺激性的臭气,该物质是 ________,通过________细菌的作用可将臭气除去,并能形成

    ________被植物吸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鼠群BC段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

    (2)图一中的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是________。

    (3)适度放牧可以促进草的分蘖,增加有效光合面积,由图二可知,适度放牧可以使草原生态系统的。

    (4)图二中的F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该草原的放牧量长期维持在C点,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该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 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体内的 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

    或。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 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 。

    (3)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_,而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位于________。据此分析制备禽流感疫苗的主要思路:_。(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