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青(xìnɡ) 刀(zǔ)   浸(zì)  长歌哭(dānɡ)

    B.百(ɡě)   火(bō)   桀(ào)  浪飞舟(è)

    C.颓(pǐ)  堂(nònɡ)   解(pōu)   叱风云(zhà)

    D.漫(shù) 血(dié)  杂(cáo)   忸不安(n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包袱    涟漪    嗔目    扭转乾坤

    B.尸骸    绯红   寥落    肆无忌殚

    C.顿足    庭院   谄媚    陨身不恤

    D.气概    长篙   凌辱    风华正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余秋雨先生博闻强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能够随时引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令人叹服。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演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A.带水芙蕖点点雨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6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的最恰当的顺序是

    火车奔驰在松嫩大平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是这大海风平浪静,毫无波涛汹涌之状。

    ②这时,在我眼中,草原蓦地变成了大海,火车成了轮船。

    ③黄昏时分,一轮红日即将下落。

    ④这里不能讲太阳落山,因为根本没有山,只有草原。

    ⑤然而气势却依然宏伟非凡,不亚于真正的大海。

    ⑥车外草原百里,一望无际。

    A.④②⑤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①⑤ 

    C.②⑥①⑤③④     D.③④⑥⑤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课内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剑舞             ②臣入,与之同命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按剑跽曰         ②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④若属皆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头发指         B.此亡秦之

    C.拔剑撞而之       D.沛公今事有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

    5.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是《史记》的艺术特点之一,请结合选文的第二段简要概述人物之间的矛盾争端,并说说反映了矛盾双方(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见道傍有禳田①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②满篝③,污邪④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去。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禳田:为田求福禳。②瓯窭:高地狭小之区。③篝:笼。④污邪:地势低下的田地。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诸侯       数:屡次

    B.于是乃诸县令长    朝:朝拜

    C.金百斤       赍:赠送

    D.冠缨绝      索:绳子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淳于髡之以隐曰     ②笑岂有

    ③髡辞行              ④夜引兵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

    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

    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

    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4.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7.《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18.《雨巷》的作者是               代诗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横线上默写原句(每空1分,共8分)

    19.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0.既东封郑,                              ,将焉取之。

    21.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共8分)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③我已经说过: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④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⑤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文中划线词语“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作何理解?(2分)

    2.你认为第①段“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分别比喻什么?(2分)

    3.第③段开头强调指出“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的分析。(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将题目“生活教会我       ”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旨明确,情感健康;700字以上。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