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简答题 3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

    A. 铁   B. 锌   C. 钠   D. 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药爆破   B. 陶瓷炼制   C. 金属冶炼   D. 蚕丝织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 2个氮原子:N2   B. 二氧化硫分子:SO2

    C. 钙元素符号:CA   D. 镁离子:Mg+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2

    B.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M气体”主要是指(   )

    A. 甲烷   B. 一氧化碳   C. 氧气   D. 氢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天然水经过滤后,得到的是纯净水

    C. 硬水中加入明矾可转化为软水

    D. 水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

    B. 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一定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

    D. 该实验可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向15 g 甲中加入50 g 水,形成饱和溶液

    C. 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 乙物质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五月是龙眼花盛开的季节。

    (1)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龙眼花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眼树结果时常施用磷酸二氢钾,它属于____________ (填标号)。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龙眼果肉可加工成铝合金易拉罐食品。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4)龙眼果肉中富含果糖(C6H12O6)。果糖中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电动莆田,绿色出行”出新招,燃油汽车将逐步被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替代。回答下列问题:

    (1)戊烷(C5H12)是汽油的成分之一,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Li2MnO4是生产车用锂电池的原料之一。已知Li显+1价,则Mn的化合价为______。

    (3)当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安全气囊内发生反应:2NaN3=2Na+3N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4)从化学视角看,大力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优点为____________(写一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发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1)下图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若保持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即可验证。他用的一组药品是_____________。

    (2)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用以下三幅模型图表示。

    ①模型图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②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填具体微粒名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登阶梯游戏”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甲、乙两组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甲组相邻阶梯上的物质之间能反应,可向上攀登;乙组下一个阶梯上的物质能一步转化为上一个阶梯上的物质,可向上攀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O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2)能替代阶梯4上锌的金属是_______(填标号)。

    A.汞    B.铝    C.镁    D.银

    (3)阶梯上2与3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阶梯上6~9的物质分别是Na2SO4、CO2、Na2CO3和NaOH中的一种。

    ①阶梯上6~9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阶梯7攀登到阶梯8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已知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选用下图装置,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①仪器名称:a是_______,b是_______。

    ②加热碳酸氢钠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选用_____(填标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③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

    (2)暖贴已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品牌暖贴的标签如下图所示,其发热原因是铁锈蚀过程放出热量。

      

    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

    ②检验配料中含有铁粉。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取少量附着在磁铁上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确认配料中含有铁粉。

    ③探究暖贴中活性炭、氯化钠、水等物质的作用,实验数据如下:

    a.活性炭粉末不用木炭粉末替代,原因是活性炭的________比木炭的强。

    b.分析实验组____与对照组数据,证明氯化钠能加快的锈蚀速率。

    c.请你把实验组4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d.设置实验组1的目的是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小明取14.7g氯酸钾和适量的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后加热制取氧气,实验过程共收集到4.8g氧气。已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 3O2↑,通过计算判断氯酸钾是否完全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