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中法马尾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①英国的政治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 ②美国是总统制联邦共和国 ③法国的共和政体正式确立于大革命期间 ④代议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

    A.为戊戌变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B.严重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

    C.为清政府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D.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了(   )

    A.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近代中国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加剧了殖民地贫困与落后

    C.促进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秦统一后,在采用什么制度对地方实行管辖的问题上引起了争论。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张。这种制度是怎样使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的?(4分)

    材料二:(武帝时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2)汉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种制度的后果。(4分)

    材料三: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3)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特点?(4分)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4)材料四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看法如何?(4分)

    材料五:(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5)材料五表明元朝在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六: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6)材料六中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制度?简述军机大臣的职能(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1)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又有什么样的表现?(6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4分)

    材料四 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98℅

    2℅

    商品零售额

    95.8℅

    4.2℅

    (4)材料四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4分)

    (5)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6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