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2011年8月10日,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 它的满载排水量为64000吨,有四台50000马力的蒸汽轮机提供其动力。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阻力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

    A.航空母舰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一旦施力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

    C.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

    D.由于航空母舰在没有阻力的理想环境下,施力于航空母舰后,很快会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点的距离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

    A. 25m,25m     B. 65m,25m    C. 25m,-25m        D. 65m,-25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几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存在的是(    )

    A.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C.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少

    D.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处于静止状态,G=1N,则弹簧秤A和B 的示数分别为(   )

    A. 1N,0      B. 0,lN     C. 2N,1N    D.1N,1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

    A. 位移为8m,符合规定

    B. 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

    C. 位移为4m,符合规定

    D. 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  (  )

    A. 小球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0.80 m

    B.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90 m

    C. 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 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2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当缓慢倾斜木板,使木板与水平线成倾角a分别为30°、450时,对应测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0.5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水平面B点以左是光滑的,B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在B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后,最后停止运动。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个质点的距离为x,则有(    )

    A. 若

    B. 若

    C. 若

    D. 无论m1、m2大小关系如何,都应该x=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 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 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 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

    (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表中x为66.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当做质点的有(  )

    A.裁判员给花样滑冰的运动员打分时

    B.研究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迹时

    C.研究运动中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时

    D.沿斜面滑下的木块的运动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N 和50N,则两力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

    A. 10N          B. 30N         C. 50N         D. 150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A在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上.则下列关于物体对斜面压力N大小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某次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其任务是要求人沿椭球形台面,爬到顶点O取到气球后沿原路径返回,假设某人沿着椭球形台面从底部开始向上缓慢爬行,取到气球返回时迅速滑回台面下部,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爬过程椭球形台面对人的支持力变大

    B. 下滑过程椭球形台面对人的支持力变大

    C. 上爬过程椭球形台面对人的摩擦力变小

    D. 下滑过程椭球形台面对人的摩擦力变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 ________(填“大”或“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 =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则

    (1)木板的加速度为   (用表示);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o。则岩壁对手和脚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多大?(假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sin53o=0.8,cos53o=0.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媒体报道,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妞妞稚嫩的生命得救了。救人女业主吴菊萍的左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假设孩子跌落处距地面高度h=45m,其下落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吴菊萍站的位置与儿童落地点距离L=20m,她从发现下落孩子到开始跑动所需反应时间为t=0.2s,跑动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ν=10m/s。则吴菊萍必须在孩子下落多高之前发现儿童?(g取1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如图所示,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

    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