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近代我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该表表明

    ①殖民地贸易性质的格局仍然未变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器工业相对发展最快

    ③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独立自主发展

    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

    A.1915年            B.1927年            C.1931年            D.1949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

    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 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 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20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6分)

    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化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

    ——何兆武《中西史化交流史论》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8分)

    (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4分)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3)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7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 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 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現代教育的突 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現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1)    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7分)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但是“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2)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 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英王约輪同责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須同责族会议商 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责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 保护权、流放。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 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 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辨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1)    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权发展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 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 依据的原則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須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独立室言》

    (2)    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并没有制定征服世界或关于别的任何事情的计划。他认为,别人会提供机会,并且他会抓住它们。……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别处寻找那个提供机会的人,这个机会希特勒会利用的,而那个人也就这样给走向战争以第一推动。显而易见,尼维尔·张伯伦是这 一地位的候选人。

    —-泰勒(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    提供“机会”给希特勒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晌?(6分)

    材料二

    (2)    结合史实分析漫画反映了英国政策什么变化及原因(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