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同位素:1H2O、2H2O、3H2O      B.同系物: CH4、 C2H6、C8H18

    C.同素异形体: H2、 D2、T2       D.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的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

    律排列的是(   )

    A.Na2CO3、C、CO2、CO、NaHCO3

    B.Na2S、S、Na2S2O3、SO2、H2SO4

    C.NH3、NO、N2、NO2、NaNO3

    D.P2O5、H3PO4、Na3PO4、Na2HPO4、NaH2P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2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A

    B.0.1 mol/L NH4Cl溶液中Cl-离子数目为0.1 NA

    C.反应3H2(g)+N2(g) 2NH3(g) ΔH=-92 kJ/mol,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电子0.6 NA

    D.0.1 mol H2O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 NA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K+、 NH4+、Cl‾、SO42-

    B.加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 Na+、 NO3-、 Cl‾、 Ba2+

    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 Na+、ClO‾、Cl‾、S2‾

    D.c(H+)/c(OH‾)=1013的溶液:Fe2+、Cl‾、MnO4-、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C.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FeCl2       B.Na2O      C.H2SiO3     D.Fe(OH)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恰

    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 和c+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B.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C. 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D.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

    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C.正极反应式为Ag++e-=Ag

    D.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AlCl3溶液:2Cl‾ + 2H2OCl2↑+H2↑+2OH‾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2MnO―4+3H2O2+6H+ = 2Mn2+ +4O2↑+6H2O

    C.石灰水中加人过量小苏打溶液:Ca2+ +OH‾ +HCO―3 =CaCO3↓+H2O

    D.0.2 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2Al3+ +3SO2―4+ 3Ba2+ +6OH‾ = 2Al(OH)3↓+ 3Ba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D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Na2SO3、BaCO3

    C.AgCl、NaHCO3    D.Na2CO3、Cu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日常生活和生产与化学紧密相连。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不稳定,会分层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可以利用____________鉴别水溶液和胶体。

    ②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

    (3)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几例:

    ①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②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作用运用了________原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固体。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Al+_______NaNO3+_______NaOH===_______NaAlO2+_______N2↑+_________。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可能含K+、NH4+、Al3+、Cu2+、Fe2+、SO42-、SiO32-、CO32-、NO3-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①中上层澄清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下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H+、OH-不必写出)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H+除外)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中若有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若无,填写“无”)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步骤②中最终形成1mol沉淀。现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

    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