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B.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C.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D.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前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一本书列了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下表,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洋纱由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价格便宜,舒适感较好;而土纱由手工制作,效率低,价格高,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较差,故近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传统棉纺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C.中国南方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

    C.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   )

    A.利用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积累    B.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        D.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82年里根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概括的说,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自由发展的规章约束,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是(   )

    A.取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   )

    A.欧洲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B.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C.欧盟的经济、政治势力已超过美国

    D.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

    A.民贵君轻    B.天行有常

    C.和而不同    D.兼爱非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   )

    A.雕版印刷物        B.双色印刷物

    C.泥活字印刷物    D.木活字印刷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

    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算:指人头税),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

    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

    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

    材料四 据谭其骧、邹逸麟的研究,秦汉实关中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牧,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

    ——张子珩《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节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事记

    材料二 1865年4月9日,持续四年之久的美国内战,以北方获得最后胜利而告结束,美国重新恢复了统一。……从1859至1899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由18.8亿美元增至114.07亿美元,增加近5倍。……轻重工业的比重,1860年为2. 4:1,1900年已改变1.2:1……工农业的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889年的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约2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陷于瓦解,正因为如此,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地域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力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托拉斯”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及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

    ——《春秋繁露》

    材料三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来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