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填空题 7 题,选择题 10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7 题
  1. 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年4月15日,华为在伦敦举行新品全球发布会,华为新一代旗舰P8会正式亮相,如图,目前已大量上市.右面表格是该手机的外观参数信息,请在空格里补上合适的单位(注:手机尺寸空格是指三个数据采用的是什么长度单位,而不是体积单位)

    外观

    造型设计

    直板

    机身颜色

    流光金色,苍穹黑色,皓月银色

    手机尺寸

    144.9×72.1×6.4

    手机质量

    144

    操作类型

    虚拟按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中国的高铁建设被誉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频频刷新世界纪录.2015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从苏州到上海,全程99Km,22分钟就到了.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高铁高速运行时,以车上乘客为参照物,高铁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红老师眼睛近视,如图所示,     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平时小红老师佩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4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4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我市某县美丽彩虹桥的图片,彩虹桥全长180m,则桥在平静河面中的像长     m.若河水上涨,则像的大小将     ;桥的最高点和所成的像的最低点之间距离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南行驶,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积为20cm3,乙物体的体积V乙=6V甲,甲物密度是乙物密度的5倍,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     一定是空心的,且空心体积是     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A.天平   B.温度计   C.刻度尺   D.钟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今年冬天重庆主城的气温约为﹣1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湖水中楼阁的倒影

    B.

    露珠下树叶的叶脉

    C.

    阳光下指针的影子

    D.

    平面镜中的花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5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彰显国威、军威.仪仗队整齐列队时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反射   C.折射   D.色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

    B.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B.37.5℃   C.38.0℃   D.38.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甲:t乙=1:5,s甲:s乙=3:2,则V甲与V乙的比值是(  )

    A.3:10   B.10:3   C.2:15   D.15: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水>ρB   B.ρB>ρA>ρ水   C.ρB>ρ水>ρA   D.ρ水>ρA>ρ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请完成图1、图2中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

    (3)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旦节,小明在美丽的九龙滨江公园玩耍时,捡到一小块漂亮的大理石,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这小块大理石进行测量.

    (1)小明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把小大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大理石的质量为     g.

    (3)小明用细线拴好大理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大理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为     kg/m3.这里“适量水”的含义是    

    (4)小明发现: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小明测得大理石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理由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

    (1)右边的80表示从标志牌起汽车的速度最大为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鹅公岩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少小时?合多少分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年10月9日,重庆市青年教师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在西南大学附中举行,李老师前往听课乘坐出租车时,司机给他提供的发票如图所示,请根据发票中的有关信息.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该出租车这段时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称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25 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0 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325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水至满,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590 g.

    (1)金属块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物质

    密度(g/cm3)

    物质

    密度(g/cm3)

    19.3

    8.9

    10.5

    7.9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