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5 题
简单题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B.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

    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

    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由于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能在水中加速上升.若在R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则R的轨迹将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A或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

    A.5∶4                B.4∶5            C.3∶4            D.4∶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绘出了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迹(即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12的大小关系为(    )

    A. 1<2

    B.1>2

    C. .1=2                                                               

    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右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A.B.

    C.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两个小球稳定后所处的位置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不可信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驶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    )

    A.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

    B.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   

    C.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

    D.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将一个球放在两块光滑斜面板AB和AC之间,两板与水平面夹角都是60.现在使AB板固定,使AC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则                              (    )

    A.球对AC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球对AB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    )

    A.减小A物块的质量

    B.增大B物块的质量

    C.增大倾角θ

    D.增大动摩擦因数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A的加速度等于 ________B的加速度等于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它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B、C、D四个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

    (1)闪光频率是________ 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本小题12分)如图所示,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本小题12分)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1s有一个小孩子往下滑,一游客对着冰道上的孩子拍下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他根据照片与实物的比例推算出乙与甲和与丙两孩子间的距离分别为12.5 m和17.5 m,请你据此求解下列问题.(g取10 m/s2

    (1)若不考虑一切阻力,小孩下滑加速度是多少?

    (2)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大?

    (3)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冰道上下滑的小孩子不会超过几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本小题12分)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 = 4 kg的小车.如图所示,在车的最右端有一个质量为m = 1 kg的大小不计的物体,已知物体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车的长度L = 2 m,

    (1)要使物体相对于小车滑动,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恒力F至少要多大?

    (2)现在用恒定的水平力F = 14 N向右拉动小车,求F拉动3s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 = 10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本小题14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 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 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 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 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µ=0.6. (g取10 m/s2.)试讨论下列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并设水平传送带长度仍为8 m,旅行包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恒为10 m/s。当皮带轮的角速度ω值在什么范围内,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始终为(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40 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本小题15分)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级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 ,如右图所示。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球速v变化的关系式

    (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率仍为v0 ,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的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