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法国共和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21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

    人的欧洲,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A. 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 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 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 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实际上是美国独霸世界

    B.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C. 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目前,暂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

    A. 西汉

    B. 隋唐

    C. 北宋

    D. 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⑤城市的主要功能转为以经济商贸为主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东方的政治制度西传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工厂一家连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大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铃薯、番茄是美洲的土特产,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一位航海家有关,他是

    A. 麦哲伦

    B. 迪亚士

    C. 哥伦布

    D. 达•伽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经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了世界上所以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17世纪

    D. 18世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

    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A. 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 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 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一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外合资的结果

    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诗句最能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 小荷才露尖尖角

    B. 忽如一夜春风来

    C. 千呼万唤始出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英法美三国的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分别如下: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美国(1850年)约2300、87%、13%

    A. 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 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入口的流动

    C. 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D.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B. 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D.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 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 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 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D. 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A. 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B. 资本主义工业充分发展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三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长期实行的经济根源及影响。

    (3)促成材料三中英国和中国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陈旭麓主编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中国宪政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从中国近现代宪政的结局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有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文件: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1979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美)准备逐步减少他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双方将加强在刑事调查方面的合作,深化在打击贪污、禁毒和前体化学品控制、打击非法移民活动方面的合作,加强在打击跨国犯罪和犯罪集团以及反洗钱和包括打击制造伪钞、追讨非法资金在内的反恐融资领域的共同努力,并打击走私和贩卖人口。……双方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对方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双方认识到,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美在合作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挑战方面有用共同的责任。

    ——2009年11月《中美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美国所持的态度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何明显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重大发展之处?

    (3)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中美关系的发展又有哪些明显变化?带来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