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劲(qiú)   粗(cāo)   窒(bǐng)        坍(pǐ)

    B.静 (mì)     瓦(lì)        密(zhěn)        饿(fú)   

    C.影(qiàn)   帖(yùn)   守(kè)        泥(nào)  

    D.目 (chēn)  激(tuān)   言(zhēn)    道(jià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8月8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仔细阅读“全民健身日”标志图案, 

    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

    (1)写一段说明文字,简要介绍这个图案。(3分)(不超过60个字)

    (2)这个图案的寓意是什么?(2分)(不超过2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请以“合作”为主题词写两句话,表达你的愿景。语言要有文采。(4分)

    合作是                                            

    合作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李  白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注:颍水:发源于嵩山。洗耳:传说隐士许由听到尧要让位给自己,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洗耳于颍水之滨。

    1.唐代王勃《         》一文中也写到谢公,谢公即        。(2分)

    2.这是一首送别诗,起句“君思颍水绿”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这个句子。(4分)

    3.诗中运用许由洗耳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课外文言文阅读 (14分)

    盛彦师者,宋州虞城人。大业中,为澄城长。义师至汾阴,率宾客千余人河上谒,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从平京城。俄与史万宝镇宜阳以拒东寇。

    及李密之叛,将出山南,史万宝惧密威名,不敢拒,谓彦师曰:“李密,骁贼也,又辅以王伯当,决策而叛,其下兵士思欲东归,若非计出万全,则不为也。兵在死地,殆不可。”彦师笑曰:“请以数千之众邀之,必枭其首。”万宝曰:“计将安出?”对曰:“军法尚诈,不可为公说。”便领众逾熊耳山南,傍道而止,令弓弩者夹路高,刀楯者伏溪谷。令曰:“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薄之。”或问之曰:“闻李密欲向洛州,而公入山,何也?”彦师曰:“密声言往洛,实走襄城就张善相耳,必当出人不意。若贼入谷口,我自后追之,山路险隘,无所展力,一夫殿后,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

    李密既度陕州,以为余不足虑,遂拥众徐行,果逾山南渡。彦师击之,密众首尾断绝,不得相救,遂斩李密,追擒伯当。以功封葛国公,拜武卫将军,仍镇熊州。

    太宗讨王世充,遣彦师与万宝军于伊阙,绝其山南之路。贼平,除宋州总管。初,彦师之入关也,王世充以其将陈宝遇为宋州刺史,处其家不以礼,及此,彦师事杀之。平生所恶数十家亦皆杀之。州中震骇,重足立。会徐圆朗反,彦师为安抚大使,因战,遂没于贼。圆朗礼厚之,令彦师作书报其弟,令举城降己。彦师为书曰:“被贼所擒,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宜善侍老母,勿以吾为念。”圆朗初色动,而彦师自若,圆朗乃笑曰:“盛将军乃有壮节,不可杀也。”待之如旧。贼平,彦师竟以罪赐死。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九》,有改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率宾客千余人河上谒     济:          

    (2)兵在死地,殆不可当       当:          

    (3)令弓弩者夹路高        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可为公说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刀楯者伏溪谷   虎兕出

    C.彦师事杀之     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D.重足立       项王按剑跽曰:“客何为者?”

    3.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盛彦师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3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请以数千之众邀之,必枭其首。(3分)

    译文:                                            

    (2)贼平,除宋州总管。(2分)

    译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分)

    译文: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分)

    译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水边葫芦丝

    茹  石

    人没走出树丛,影子已在涉水探寻。葫芦丝宛若清纯的泉水,风在泉水里浸过:彩云之南,泉声渐远,蝴蝶悄然栖息;继之而起溶溶月色,斑斑竹影,恍忽、悠然,如梦如幻……  

    原以为这清丽悠扬的乐曲声,是从哪家小摊点、游乐场或者游船码头的音箱里流出来的,可当我走过一段鸭形小船空自漂荡的湖岸,转过一棵顾影自怜的垂柳,闪入眼帘的一幕让我的心为之颤动——我看到了葫芦丝的吹奏者!

    在丝质的阳光下,吹奏者端举葫芦丝、面朝清波、孑立水滨的侧影,呈现眼前。浅香槟色的风衣以及从肩头到下摆骨感而流畅的线条,无言地渲染着晚秋的格调。尽管相距有十几米远,直觉得竹簧上方的手指随心弦一起款款而动。伴着音乐的旋律,阳光在葫芦的凸点上熠熠闪映,一角蓝丝巾在胸前隐隐飘逸。

    ④我在游历过的城市园林里,见到过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弹吉他的、拉手风琴的,多数是搭伙或者携着伴的。最常遇见的是歌者,三五老者闲聚娱乐,吸引越来越多的围观者加入,阵容越来越大,音域越来越广,仿佛连周边的一草一木都加入了合唱。我定义他们为“大地歌者”。从情不自禁的歌声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属于草根的这份自在和幸福。至于吹奏葫芦丝的――像这样独立秋湖,把湖水和湖心岛、木石亭阁当作听众的吹奏者,我头一次看到。

    ⑤揣着三分好奇七分敬畏,放轻脚步绕到吹奏者的身后,在两棵枫树之间的条椅上坐下,抬眼打量这位有些另类的女子。吹奏者脑后绾一发髻,一支玫瑰红的水晶簪子像蝴蝶落在发髻之上。从笼着暗影的半侧脸颊上,看不出吹奏者的年龄,看不出眼前的女人是练习者、自娱者、娱他者,还是悒郁癫狂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充满忧怨的时光沉积已从丝竹上抖落,葫芦丝明亮的音色与“天涯沦落”相隔千年万里。

    ⑥吹奏者的肩臂随音乐一同落下。在她向后转身的一刹那,我把脸偏向西边。太阳即将滑下不远处的楼顶,光色迷离,却又不容注目;形影单薄的像儿时冬天的回忆。儿时记忆里,有一支春天的树笛,有一叶能发音的马莲,珍爱过一把绿色孔芯的口琴,弄丢过一支吹不响的竹笛。可是,所有我的那些“乐器”,在我的唇边都吹不成个调调。参加工作后,即便有过很多机会,我没有触碰过任何一件可以郑重叫做乐器的丝弦或者键盘。乐器原始的神秘感完整地保存在我心房里,让我敬而远之。

    ⑦从眼角的余光里,我看到吹奏者弯腰从身后的行李包里换了一支葫芦丝,然后又在右侧的黑匣子边停顿了片刻。那个黑匣子是一个多功能的音响,伴奏的琴音和扩充了能量的葫芦丝独奏从低处流出,如同光和影一样在广大的空间里契合得那么和谐。我听出来,从她胸臆中奏响的是《梁祝》。我从条椅上站起来,虽然不是《二泉映月》,但《梁祝》在我心里同样是一支“只能站着听”的乐曲

    ⑧相比小提琴的柔丽华美,葫芦丝的甘纯圆润更适宜演奏这首华夏民族的经典乐曲。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曲属于自己的《梁祝》,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没有什么能比音乐的诠释更为妥帖。葫芦丝拨动你的心弦,牵引你的思绪,沿着斑斓的琴丝、曼妙的旋律,走进她诗意的境界,在音乐的蓝天白云,任由你舒展羽翼,放飞想象的翅膀……

    ⑨西沉的太阳仿佛也为葫芦丝陶醉了,它将迷醉的光芒映红了一带湖面,宛然一片火树倒影秋水中。艳艳波光仿佛葫芦丝的余韵在水上弥漫荡漾,若有喁喁心语,若有嘤嘤低泣,若有嘁嘁梦呓。

                              (选自《华夏散文》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简要说出第⑤自然段“抬眼打量这位有些另类的女子”一句中“有些另类”的含义。(4分)

    3.简析最后一段文字的表达特色及艺术效果。(6分)

    4.《二泉映月》、《梁祝》在作者心里都是“只能站着听”的乐曲。试探究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丢失了什么

    陈应松

    ①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②然而在当今社会,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③在过去,读书人一直是受羡慕和尊重的对象。人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以读的书多为荣。一个孩子如果手上经常拿一本书更会被长辈们称赞,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哪个不是喜爱读书的人?可是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你读不读书,并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④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很多读者仅仅停留于对老渔夫桑提亚哥出海捕鱼这一故事情节的简单了解,其实往深处看,你会发现小说表现的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还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⑤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利用电脑、手机等刷屏式快餐阅读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可以“刷刷”地跳过去。譬如微博,那里有精短的社会热点,人们可以天天做读者,还可以发帖做评论员,可以及时快捷地接受和传播信息,但长期下去,丧失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分量的人。

    ⑥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会在书上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还会回头去阅读已经读过的章节来体会前后的意思。会把好的地方折上,以后翻开永远记得最好的段落与句子,那些发黄的纸张则记下你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刷屏式快餐阅读,在阅读之后的这些遗存全然不见,阅读没有了记忆。

    ⑦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充满尊严的阅读传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与其在网络的迷惘中精神缺氧,在寻找灵魂的荒原中徘徊,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地阅读。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选自201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2.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要回答应该怎样进行阅读。(6分)

    3.请简析“刷屏式快餐阅读”和“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两者的主要区别。(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