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双选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规律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 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 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乌兹别克斯坦某灌溉良好的绿洲上,土壤表面日平均温度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13~15℃,近地表(0.5~1.0m)的日平均气温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3~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备选答案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合理的是

    A. ①土壤热容量增大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③空气湿度增大 ④降水增多

    B. ①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②空气湿度增大 ③降水增多 ④土壤热容量增大

    C. ①空气湿度增大 ②降水增多 ③土壤热容量增大 ④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D. ①降水增多 ②土壤热容量增大 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④空气湿度增大

    2.关于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合理灌溉使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

    B. 合理灌溉能促进植被生长,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C. 可能会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加重水土流失现象

    D. 可能会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地盐渍化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影响A→B→C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控制

    A. 西风带   B. 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 天山天池湖滨   B.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 桂林漓江沿岸   D. 武夷山九曲溪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 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 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 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 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 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 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 降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 内蒙古大草原

    2.下左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是

    A.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5年江苏)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右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A. 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 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 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 聚落分布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

    A. 5°N   B. 10°S

    C. 30°N   D. 30°S

    2.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A. 光照弱   B. 降水多

    C. 气温低   D. 气压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叶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

    A. 甲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   B. 乙图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C. 甲图山脉海拔高度较高   D. 相同的自然带,在甲山脉出现高度低

    2.下列关于甲、乙两山脉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山脉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B. 甲图山脉位于北半球,北坡是阳坡,热量较高

    C. 乙图山脉南坡的雪线高于北坡

    D. 乙图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双选题 共 2 题
  1.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 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 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 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 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③

    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左图为侠盗罗宾汉的活动区域,右图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侠盗罗宾汉和同伴们常穿行的森林

    A. 是亚寒带针叶林   B. 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与图11中C地的森林较为相似

    2.右图中

    A. AB沿线植被景观秋季差异较为明显   B. CD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

    C. AB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   D. CD沿线植被景观冬季差异较为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代表的自然带是                ,其气候特征表现为             

    (2)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           ,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           ,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      

    (3) 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