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1 题,简答题 2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 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是小红对物质组成或构成的有关认识,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B. 单质一定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C.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

    D.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C.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金秋十月,人们只要靠近盛开桂花的桂花树时,就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其原因是()

    A. 微粒体积很小   B. 微粒之间有间隔

    C. 微粒质量很小   D.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氧原子   B. 氧分子   C. 氧元素   D. 两个氧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元素符号是Ga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B. TiO2中含有氧分子

    C. 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Fe3O4 ——四氧化三铁   B. 2H――2个氢元素

    C. O2―――2个氧原子   D. ——钠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一种元素   B. ②和④是两种金属元素

    C. ②带正电荷,是阳离子   D. 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价   B. +3价   C. +5价   D. +1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②太湖水中含有氧分子;③催化剂只能加快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1

    2

    2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硫酸化学式为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SO4中H、S、O元素的质量比是2:l:4

    B. H2SO4中H、S、O的原子个数比是1:16:32

    C.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2+16)4

    D. H2SO4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

    (5)氖气___; 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4个二氧化硫分子 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下图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为________;

    (2)D中的X=________;

    (3)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________;表示离子的符号________

    (4)B和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用“A”、“C”、“D”填空)。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____________

    (5)在A、B、C、D四种粒子中,两两结合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氟元素、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1)制取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

    (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________。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每个同学分别收集多瓶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进行实验。

    (1)甲同学想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然后用如图所示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他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________,(填“能”、“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也想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250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毫升水用如图排水法收集。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________(填“能”“否”)因为____________

    (3)丙同学想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20%的氧气实验,你觉得有无必要,____________(填“有”“无”),因为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40%的氧气发现并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又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 60%的氧气发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了,你觉得他下一步实验应该做什么____________

    (5)戊同学用250毫升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____,再 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___________ 开始收集,_______________证明收集满了。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__。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